這可是正經的天材地寶,與世俗王朝的金銀財寶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大陣啟用的瞬間,三百八十六處陣眼靈氣波動,迅速形成一個迴圈反覆的靈氣運轉路線,最後匯聚一處,便是何長安所處陣眼。

何長安體味、感受一陣後,臉色微變。

這法陣,有些厲害啊。

到底是龍虎山天師府一脈傳人,就這短短的一日一夜間,竟擺出一座聚靈、拘靈、煉化、遮蔽天機為一體的大陣!

如此大手筆,讓踏入修行日淺的何長安,不自禁的心熱。

在這座大陣裡,其實根本就不用他親自去煉化,一次二三百名兵卒入場,只需何長安居中煉化即可。

而且,考慮到何長安是純粹武夫,擔心他靈氣不夠用,便設計讓源源不斷的靈氣聚集而來……

……

終於,又可以‘白嫖’了。

何長安盤坐在法陣中,悄悄放出小黑棍,讓它自行吞食、煉化,源源不斷的陰煞之氣和靈氣,讓小黑棍興奮的有些過頭,躍躍欲試。

何長安透過心神之力,輕聲撫慰,它這才慢慢安靜下來。

從懷中取出一本書,翻閱著、參詳著,正是老讀書人讓阿酒轉交給他的‘劍氣遠’。

何長安的臉色,漸漸古怪起來。

這本‘劍氣遠’,並非道門秘笈,而是一名落魄書生,文不成武不就,散盡家財,流落江湖,吃盡了人間苦頭,發憤要創出一門劍法,斬盡世間不平事。

這書生在一個名為劍門的大峽谷裡隱居,遍覽群書,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日日夜夜,輾轉反側。

如此忽忽三十年彈指而過。

那落魄書生早已人過中年,貧病交加,臥倒茅廬,只有一頭灰猿陪伴在側,幾乎就要撒手人寰了。

突有一日,那灰猿不知從哪裡撿來一柄鐵劍,喜不自勝的交給那書生。

書生掙扎起床,提劍出門。

彼時,恰逢黎明前夕,東方泛白,天地一片悄如,唯有一人一劍,獨立谷底。

那書生福至心靈,霍然開朗,隨手斬出一劍。

那一劍,輕鬆寫意,猶如閒庭信步時,隨手揮出,不為練劍,只為揮散那一腔不平之氣。

書生哈哈大笑,提劍遠去。

劍門外,一隻沉睡不知多少歲月的真武玄龜,被那隨手的一劍齊齊切開,無聲無息的就此隕落。

真武玄龜龐大身軀被一分為二,成為大唐境內少見的兩座高峰,其一名曰真武山,其二名曰武當山。

兩座高峰遙遙相對,想看兩不厭,風風雨雨的,一晃就是數千年。

一日,那書生御劍途徑劍門,突然想起當年事,一時心血來潮,便駕馭飛劍落在當年隱居之地,這才愕然發現,自己當年隨手一劍,竟將一隻上古真武玄龜斬殺了。

書生心中大為懊悔,悄立良久,提劍在真武山一面萬丈石壁上,題寫一部劍經,名為‘劍氣近’。

而後,來到武當山下,沉思良久,又提劍寫下一部‘劍氣遠’。

一近一遠,相對數千年,猶如劍氣之遠,又恍若劍氣之近,相看兩不厭……

……

‘原來,所謂的劍氣近、劍氣遠,竟然本初同源……’

何長安埋首書本,參詳‘劍氣遠’,吃了睡,睡了吃,只是讓小黑棍自行在陣中煉化陰煞之氣,渾然不覺,這一晃就是三月有餘。

期間,大散關外,接連大戰,人族大軍損失慘重,鬼族大軍也差不多傷亡過半。

雙方進入短暫的相持、對峙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