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氣決升級到三十六級,何長安估摸著,應該一拳能打哭三十個馬代先生,能硬扛武夫八品境的一拳。

當然,這種演算法多少帶一些戲謔,當不得真。

但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病救人’,讓自身實力暴漲的同時,獲得書院讀書人、傷殘老邊卒們的好感,卻是實打實的。

老讀書人借給他一個‘劍’字,借給他一縷北方殺機,又借他一絲大唐真龍之氣,並順手幫他遮蔽天機不為人所推演。

此等大手筆,何長安一概不知。

黃泥巷裡,書院只留了二三十名讀書人,打理書肆、文器鋪子等,其他人回九華山唸書、修行去了。

趙正、杜十三、溫太原三位大儒,對狗賊何長安念念不忘,一心想再挨一頓臭罵、一頓拳腳,希望能夠將自己的境界拔高一丟丟。

何長安尚在猶豫,結果,呂先生怒了。

老讀書人當著何長安的面,對三位大儒‘耳提面命’兩個多時辰,順便在每人屁股上踢了好幾腳,將三人攆走。

其實,何長安這一次真心想幫忙,當然不是修為境界方面的,之前的兩次‘人前顯聖’,只不過是機緣巧合而已。

那些讀書人埋首經山文海,掉詞酌句數十載,積累夠了,只需要尋一個突破機會而已。

何長安的粗鄙,恰好幫他完成了一次突破。

現在讓他打死馬代、沈巖這等讀書人,肯定不會平白讓人家突破瓶頸。

這些道理,何長安原本不知,都是跟著呂先生廝混一段日子後,自己捉摸出來的。

大約、便是所謂的‘經滿自溢’……

就此,他曾很認真的請教過呂先生,老讀書人沉思良久,對著何長安拱手一禮,溫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何長安,你的想法是對的。”

何長安反倒鬧了一個大紅臉,連連拱手、施禮,幾乎拓荒而逃的告辭而去。

……

事後,何長安反覆思量,還是上了一回九華山。

這是他第一次來書院,一切都很新奇,在三位院長的陪同下,拜過至聖孔夫子,又拜了復聖、宗聖、述聖、亞聖,這才回到講堂泮池。

至此,何長安終於搞清楚,儒家……其實曾經很強大。

這一次,趙正等三位院長沒有再提‘打罵破境’之事,顯然,讓老讀書人一通臭罵,三位大儒也想明白其中道理了。

不過該有的禮數還是不曾缺,畢竟,書院承了人何長安的大人情。

於是,趙正一臉肉疼的抱來一罈酒,據說是數十年前,尚在兵部尚書位上的鄭公親手釀製,顯然金貴無比。

“鄭小妹人品一般,但釀酒之術,曾冠絕天下。”杜十三適時點評,兩眼放光,果然是對這一罈成年老酒惦記日久,

“何長安,還是你小子的面子大,我和溫太原這次沾你的光了。”

溫太原呵呵一笑,道:“嗯,杜十三這話說的沒毛病,何長安的麵皮、都能換酒喝了。”

“……”

何長安搖頭苦笑,不敢接茬。

這幫讀書人,一日不撕逼、不抬槓,就讀不進去聖人之言,吃不下肉、喝不下酒。

起碼,會覺得索然無味吧?

“這一罈酒、名為劍門,又叫鬼打牆,意思就是酒香透瓶,一旦啟封,猶如劍氣縱橫,戳的那些被酒氣引來的妖鬼之物滿地打滾、以頭撞牆。

當年,鄭小妹還算個半吊子讀書人,眼見的書院學子被朝堂排擠、打壓,最後黯然離開長安城,心有不忍,便託人送來這一罈劍門鬼打牆。

想必是給我捎話,書院就如一罈老酒,總有一天就會劍氣縱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