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就是這麼豪橫(第2/3頁)
章節報錯
第三,《洛杉磯時報》認為《黃金羅盤》是對原著進行破壞性改編和閹割,導致原創性和新鮮感喪失殆盡。
原著最吸引人的地方有四點:早期機械工業時代的黑暗世界觀、獨創的‘並行空間’、影射‘原罪’的精靈切割理論、‘倡導無神論’對宗教的批判精神。
第二點‘並行空間’,由於編劇兼導演的克里斯·韋茨擔心支線太多,把劇情搞得太複雜,所以很粗糙地砍掉了這個亮點。
第三、四點是對宗教的批判,由於擔心電影會被宗教團體抵制,在劇本撰寫階段刻意弱化這兩點。
在改編過後,只剩下了第一點黑暗世界觀。
對於一部為兒童拍攝的電影,只留下這一點,完全變成了恐怖故事。
《洛杉磯時報》認為上面幾條是主要原因。
下面還有兩個次要原因。
第一是用人不當,克里斯·韋茲導演對原著的解讀不夠深刻,又在拍攝前否決其它編劇的劇本,親自操刀改編劇本。
報紙上說,《指環王》系列之所以大獲成功,是因為彼得傑克遜是《指環王》的骨灰級粉絲,從小就喜歡這部,把《指環王》改變成電影,是他從小到大的願望,正是這份熱愛和堅持,塑造了經典電影《指環王》。
而《黃金羅盤》導演克里斯·韋茲,同時也是電影的編劇,他對原著的態度絕對比不上彼得傑克遜導演虔誠,甚至比不上普通書迷。
除了用克里斯·韋茲導演不當,還有用妮可基德曼當女主角也有不當之處,這裡的不當不在表演上,而在於運氣。
妮可在2003年成為奧斯卡影后,之後陸續接了幾部電影,票房成績很差,被認為是‘票房毒藥’。
投資1.8億的《黃金羅盤》也難以倖免。
報道中用調侃的語氣說《黃金羅盤》撲了,她的毒性又強大了幾倍。
第二個次要原因是同期上映的《鋼鐵俠》實在太強大了,無論劇情、特效、服裝、音樂、佈景、臺詞、風格,全都達到了一流水平。
鋼鐵俠的機械戰甲,高科技、功能強大、造型酷炫,不管從哪個角度比較,都比《黃金羅盤》中的魔獸更有魅力,也跟令人嚮往。
此外在選角上,《鋼鐵俠》男主角小羅伯特唐尼,長相英俊,又拿過奧斯卡提名,拿過英國電影學院最佳男主角獎,演技精湛,在電影裡談吐風趣,魅力很強大。
女主角小辣椒是鋼鐵俠的助手,精明能幹、性感迷人,飾演小辣椒的格溫妮絲,膚白貌美,又帶著優雅的書卷氣,本身演技也不錯。
她的表演給角色增添了三分魅力,受到影迷們的喜愛。
除了選角很成功,還有電影的宣傳做的同樣成功。
《鋼鐵俠》在上映幾個月前,就開始了大規模的造勢。
第一階段分階段曝光劇照,在之後四個多月,先後釋出了四款預告片。
第二階段在電影上映前做鋪墊,先啟動周邊產業,在6月份與玩具公司‘孩之寶’共同開發並推廣了鋼鐵俠系列玩具,又聯合世嘉遊戲公司則推出了《鋼鐵俠》線上遊戲。同時又跟711連鎖店合作,發行周邊產品。
第三階段就是上映前的大規模宣傳,狂轟亂炸,各種電影廣告,深入到城市的各個角落,讓人不管在哪裡都能看到。
這樣做宣傳有點鋪張浪費,但確實很有效果。
《鋼鐵俠》上映五天拿到了1.68億美元票房,表現十分豪橫。
相比之下,《黃金羅盤》投資1.8億,沒有商業贊助,票房成績稀爛,既悽慘又可憐。
原本的‘重金屬之戰’,在上映首周就分出了勝負。
“鋼鐵以碾壓性的優勢戰勝黃金!”
《洛杉磯時報》最後寫到。
李察輕輕一笑,“有關那個傳聞,知道的人的多嗎?”
“非常多,電影圈裡差不多都知道了。”
格溫妮絲正在櫃檯泡茶,回頭看著他笑道,“聽說新線和維恩斯坦高層的人昨天跑去華納兄弟影業討要具體資料,華納給出了資料,兩家不相信,還說要起訴華納兄弟。”
“這樣做對華納的形象有很大負面的影響,為了幾千萬分成搞壞了公司的招牌,明顯不划算,華納不會不知道這一點。”
李察摸著下巴沉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