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爸爸是圓的?(第1/3頁)
章節報錯
《電鋸驚魂4》上映四周拿到了7560萬票房,在萬聖節當天,院線方加大了恐怖電影的排片量,《電鋸4》又拿到928萬票房,重新上映的《電鋸1、2、3》也拿到了幾百萬票房。
上映一月多,《電鋸4》全美總票房累計達到8400多萬。
在北美上映時,海外幾乎同步上映了《電鋸4》,一月拿到6600多萬票房。
距離下線還有一週多時間,全球票房有望超過《電鋸3》的1.6億,創下這個系列的新高。
在《電鋸4》上映時,《天國王朝》也開始了上映前的宣傳工作。
這部電影的宣傳由新聞集團旗下的媒體負責,數十家電視臺,兩百多個頻道,幾十家大型報刊雜誌,聲勢浩大。
作為這個星球上最大的傳媒帝國,在宣傳推廣上,沒有哪家機構能跟新聞集團相媲美。
以往二十世紀福克斯的電影,在宣傳推廣上就比其他公司的宣傳更強,所帶來的效果就是,福克斯旗下的電影首映票房極高。
很多首映票房紀錄正是由福克斯電影創造的,譬如《星戰》系列,《X戰警》系列,這裡指的是默多克掌權時期的福克斯。
當然也有很多票房跌幅最大紀錄也是二十世紀福克斯的電影創造的,有的電影宣傳誇張,但質量一般,首映過後,口碑稀爛,票房跌幅自然很大。
《天國王朝》經過內部試映後,福克斯高層和院線方比較看好這部電影,又有老總默多克的指示,福克斯方面在宣傳的時候也是賣足了力氣。
而谷歌和亞馬遜也隨後在頁面上掛上了李察新片的資訊。
雖然沒有李察的指示,也沒有人出錢買廣告位,但作為兩家公司負責宣傳方面的主管,也不敢忽視李察這個大股東。
在谷歌,李察的股份持有量比兩位創始人還多1.5%,在亞馬遜他股份只比總裁貝索斯少7.6%,第二大股東。
李察不參與管理,但並不代表他不能參與管理,如果他要某個高管換個位置,分分鐘可以做到。
主流紙媒、主流電視臺、主流網媒,三股勢力齊推《天國王朝》。
沒過三天時間,李察新片《天國王朝》,在北美地區變得家喻戶曉,沒過一週,全世界主要票倉地區和城市的居民,也都知道了這部新片的上映情況。
宣傳的主題也五花八門,有的說《天國王朝》是李察的封山之作,有的說是巔峰之作,也有的說是滑鐵盧之作,晚節難保。
宣傳技巧也各式各樣,有的用一面提示、兩面提示、理性訴說、情感訴求、重複宣傳等等,充分展示了媒體工作者高超的業務能力。
經過兩週宣傳,《天國王朝》比同期的時政新聞還要熱鬧。
就連《紐約時報》也用調侃的語氣稱,李察新電影《天國王朝》在宣傳規模和深度上,超過了10月中旬聯合國新任秘書長上任的新聞;
超過了11月5日高等法院對薩爾達摩的審判,薩爾達摩被判絞刑,罪名是謀殺和反人類罪;
也超過了9日的國會中期選舉的新聞,最終民主黨大獲全勝,分別以229席和51席的優勢,重新掌控參議院和眾議院。
《紐約時報》評論暗戳戳地說,電影宣傳過度,大量佔有公共宣傳渠道和資源,這是不合適的。
《紐約時報》的評論被多家媒體轉發,接著又有眾多媒體批評《天國王朝》發行方過度宣傳一部電影,還用嚴肅的態度探討這種宣傳方式對社會的影響。
在討論中,《天國王朝》被提及了無數次。
也有很多報紙吹涼風,根據福克斯釋出的三支預告片,斷定這部電影必定要撲街,原因有很多。
一是電影投資龐大,又是比較涼的歷史片,想收回成本很難。
二是電影中十字軍東征和聖城守護者巴里昂的故事,是一個比較高深的歷史學問題,知道的人不多,題材偏小眾。
更多的是對演員對導演對製片能力的質疑,李察此前拍攝過《指環王》《特洛伊》這兩部大型戰爭片,在兩部戲中,李察貢獻了極其高超的演技和動作戲。
阿拉貢一角讓他拿到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赫克託耳一角讓他拿到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
這兩個角色相當經典,阿拉貢的遊俠和國王形象,赫克託耳的完美王子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在兩部戲之後,李察也成了好萊塢頭號動作巨星。
第三個角色巴里昂要想被觀眾接受,必須能在劇情和表演上超越前兩者,《天國王朝》能超越前兩部經典電影嗎?李察能超越前兩個角色嗎?
《洛杉磯時報》著名影評人埃爾斯通表示懷疑。
還有雷德利斯科特導演,他執導過《銀翼殺手》《情人保鏢》《末路狂花》《角鬥士》《漢尼拔》《黑鷹墜落》等等經典電影,特別是《角鬥士》一片,稱得上是歷史電影中的經典之作,一個難以超越的高峰。
在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上,《角鬥士》拿到了12項提名,獲得了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在內的五項大獎。
《天國王朝》能超越《角鬥士》嗎?斯科特導演能超越自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