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不分高下,只分生死(第2/3頁)
章節報錯
巴里昂強撐著離開了病床,抓了一批投降派,才穩住城中的局勢。
但沒有補給,城中堅持不了多久。
他親自出城與阿拉伯聯軍領袖薩拉丁談判。
十字軍可以讓出城池,但薩拉丁必須放過城中計程車兵和民眾,不得屠殺一人,也不得俘虜他們當奴隸,否則十字軍即使堅持到最後一兵一卒,十字軍也絕不會投降。
薩拉丁沉默良久,提出了一個要求,這時薩拉丁身後一個黑人將領站了出來,他要求跟巴里昂決鬥。
黑人將領名叫菲魯茲,曾經是巴里昂的奴隸,跟著巴里昂學過劍術。
在一場戰爭中,菲魯茲立了功勞,巴里昂解除了他奴隸的身份,變成封底中第一個黑人公民。
菲魯茲原本是阿拉伯國家中的貴族,回到了阿拉伯聯軍中,立即變成了高階將領。
一次在戰場上相遇,巴里昂兵少不敵,菲魯茲放過了他,算是還了恩情。
現在薩拉丁要兩人決鬥,如果巴里昂贏了,薩拉丁就答應他的要求,並對著神發誓。
巴里昂看著對面的菲魯茲,為了聖城、為了民眾,為了愛人,他抽出了腰間的長劍。
菲魯茲也抽出了長劍,他代表的是阿拉伯聯軍,為的是人民和信仰。
這一次決鬥,不分高下,只分生死。
在數萬阿拉伯聯軍面前,在城牆上女王和數千民眾的注視中,兩人揮劍相向,戰在了一起。
這一場打鬥戲,是整部電影中最精彩的片段,飾演菲魯茲的演員也是個劍術高手。
兩人飾演的角色在劇中又一同練過劍術,互相知道對方的底細,一個揮劍直砍一個橫劍遮擋,打得難分難解。
菲魯茲的劍術更注重力度,他揮著重劍,兇猛地劈砍。
巴里昂傷勢未愈,只能用技巧來應對。
交手十多招,他的身上開始冒血,鮮血透過了鎧甲,腳步變得踉蹌。
菲魯茲趁機得手,又在他身上刺了幾劍,傷上加傷。
現場的製片人院線代表看得入迷,不時傳來幾聲驚呼,邦辰女士緊緊地抓著他的手掌,盯著銀幕眼睛一眨不眨。
巴里昂受傷過後,也沒有放棄戰鬥,菲魯茲的劍術是他教的,他比菲魯茲的劍術更精湛。
最後關頭,他不顧受傷,把長劍刺進了菲魯茲的脖子。
而菲魯茲也把長劍刺進了他的胸腹。
巴里昂收起長劍,撐著緩緩站了起來。
“我贏了。”
巴里昂抿著嘴唇,說話的時候,鮮血從嘴角流出。
“是的,你贏了。”
薩拉丁神色複雜地看著他,敬佩又可惜。
巴里昂衝著城牆上揮了揮手,城牆上傳來海嘯般的歡呼。
在歡呼聲中,他拄著長劍,踉蹌著往裡走,一步一個血腳印。
“為什麼要殺他?”
身後阿拉伯聯軍中,一個將領問道。
“巴里昂不死,耶路撒冷不安。”
薩拉丁說道。
嘭~
薩拉丁向前看的時候,巴里昂倒在了城牆下,再也沒有起來過。
“進城!”
阿拉伯聯軍入城,按照約定,他沒有擅殺一人,也沒有把城中的人變成奴隸,任由他們離開,包括女王,不願離開的可以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