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開啟資料夾,把對方資料遞了過來。

李察看了一眼,一個三十二歲的黑人拳擊手,目前戰績34戰2負,拳重大,速度慢,類似於保羅、沙濃,實際水平比兩人差一點。

如果沒有打敗泰森這一場,也就是個不知名的拳擊手。

“泰森狀態這麼差,怎麼又跑出來比賽?”

“他破產了需要還債,這場比賽保底500萬,他當然不會放過。”

“好吧,就他了。”

這場比賽在七八月份,他也不用著急。

送走了安迪之後,他繼續在家裡帶孩子,過了兩天,米歇爾送來了對騎士帽廣告的投資調查。

結果很一般,騎士帽創辦於四五十年代,創始人是諾曼的爺爺,最初是家族式經營模式,高層中有很多霍利迪家族的人。

那時諾曼的爺爺還在,能力很強,問題不大。

等到老霍利迪去世,諾曼的父親唐尼上位,為了增加對公司的掌控力度,唐尼在八十年代初進行了企業制度改革,趕走了一批元老和不聽話親戚,公司的情況稍作改觀。

但那場改革很不徹底,趕走了老關係戶,又留下了新的關係戶,管理制度並沒有得到有效改善,依然僵化,問題重重。

加上老唐尼年紀大了,能力有限,就導致騎士帽內部問題越來越嚴重,在業內的競爭力逐年下降,財政赤字也是必然的。

米歇爾團隊的評價是,問題多,盈利少,週期長,沒有投資價值;如果必須投資,最好能拿下騎士帽的管理權,來一場自上而下的企業改革。

李察摸了摸下巴,“沒一點投資價值?”

“5000萬不是一筆小數目,投資到別的領域,年收益至少5%以上,投資在騎士帽,賠本的可能性更大,從經濟效益上來說,沒有投資的價值,如果是因為諾曼的關係,你可以借一筆錢給他。”

米歇爾提議道。

李察繼續翻看著手中的資料,騎士帽集團主要經營廣告業,之外還有地產和出版。

地產方面包括三處大樓的部分產權,一家中型印刷廠,以及多家廣告雜誌社的股份,5.3%《體育畫報》、6.8%《Maxim》雜誌,32%《LIFE生活》等等,有時尚類,有廣告類,還有兩家澀情雜誌,譬如03年破產的《閣樓》,這部分比較散亂。

“邦辰準備收購一份時尚雜誌,你有什麼意見?”

李察問道。

“可以考慮,邦辰女士是時尚圈頂流,手上又有IMG股份,關係人脈資源都不缺,拿下一份雜誌,多個宣傳渠道,也有利可圖。”

米歇爾說道。

李察點了點頭,“米歇爾,估算一下騎士帽名下雜誌出版類股份的價值,有機會接手過來,《體育畫報》和《Maxim》做得不錯,再跟兩家股東接觸一下,價格合適,可以考慮收購。”

“好的!”

米歇爾帶著助理離開了。

李察想了下,打了個電話給諾曼,他對騎士帽沒興趣,不過作為朋友,在能力範圍內,可以支援一下諾曼。

他不需要太多的騎士帽股份,15%左右即可,當成友情投資,其他的投資可以用來收購騎士帽的附屬產業,大樓產權、雜誌社之類。

之後又跟老唐尼見了一面,因為家裡人在爭權奪位,老唐尼狀態不是很好,聽到他願意投資,還是表示了歡迎。

騎士帽遭遇困境,只要遇到一點危機,就要面臨破產,能引入新的投資,對於公司來說也是一針救命良藥。

經過幾天的接觸談判,最後李察這邊投資3000萬拿下了12%騎士帽廣告股份,1150萬,拿下了32%《LIFE生活》的少量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