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又一匹黑馬(第3/4頁)
章節報錯
首映頭三天收穫1127萬票房,成了萬聖節期間,票房成績最高的恐怖電影,這個成績非常驚人。
這部電影總投資150萬,前後拍攝了22天就宣告殺青,不管怎麼看都不像是黑馬,可偏偏成了黑馬,還是一匹大黑馬。
首周收入1829萬票房,按照這種驅使,北美票房至少在5000萬以上,如果算上全球票房,錄影帶銷售分成,在錄影帶上的收入是驚悚類電影最大的收入來源,常常比票房賺的還多。
粗略估計,這部小成本電影能給新世紀創造接近一億的收益。
投資150萬賺了1個億,這也太驚人了。
新世紀公司當即決定,給《電鋸驚魂》劇組發放500萬獎金。
就像以前的《搖滾芭比》《撞車》《迷失東京》《蝴蝶效應》劇組一樣,在電影上映後,公司會根據電影收益,發放相應比例的高額獎金,製片人、導演、編劇等主場人員,按照貢獻分紅。
這也是很多電影人願意找新世紀合作的原因之一。
《電鋸驚魂》票房大火,新世紀影業又雙叒放出了一匹黑馬,去年的《撞車》,700萬成本在全球拿到了1.6多億票房。
今年三月份的《迷失東京》,投資不到500萬,北美票房5100多萬,海外票房6500多萬,總票房破億。
九月份的《蝴蝶效應》上映一個多月,在北美地區拿下了6200多萬票房,電影口碑好,海外票房不會太差,預計總票房也能破億。
到了十一月份《電鋸驚魂》又有破億的趨勢。
圈裡電影人紛紛驚歎:票房破億就這麼簡單嗎?
事實並非如此。
好萊塢每年產出的電影多達數百部,但能拿到上億總票房的電影不超過60部,以01年02年為例,01年只有42部電影過線,02年好一點51部全球票房過億。
那麼為什麼新世紀每部電影都能變成黑馬?小成本電影這麼吃香嗎?新世紀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接著就有人積極接觸新世紀影業的人,向他們取經。
新世紀的人表示,很簡單,找個好劇本,找個好導演,挑選好演員,然後相信他們,電影也就成功了。
聽到這話的人紛紛翻白眼,都是沒用的屁話,又去找別人打聽。
打聽到的結果大同小異,製片部選劇本選導演,資源部做預算,發行部負責宣傳發行,各部門分工合作,電影自然就成功了。
眾人打聽不出來,也只好作罷,也有人比較聰明,看到新世紀擴張,正在招收工作人員,薪水和獎金特別優厚,就立即投簡歷應聘,想要知道一家公司為什麼成功,沒有什麼辦法比親身體驗更好。
在電影人驚歎新世紀的成功時,眾多主流媒體也關注到了這家成立不到四年的小製片公司。
成立第一年拍攝了一部《搖滾芭比》,票房成績勉強保本,但電影口碑不錯,在聖丹斯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尚都拿到了獎,同時也拿到了金球獎和奧斯卡獎提名。
成立第二年拍攝了《撞車》,1.68億票房,DVD銷售180多萬張,03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這一年新世紀影業盈利7000多萬。
第三年也就是今年,勢頭更猛,《迷失東京》《蝴蝶效應》《電鋸驚魂》,三部電影總投資不到2000萬,全球票房成績預計超過3個億,再算上DVD發行收入。
保守估計,今年新世紀影業收入超過1.5億美元,比去年多了一倍多。
《華爾街日報》在報道中稱,與新世紀影業老闆每年三四億的收入相比,1.5億好像不多,但跟好萊塢眾多電影公司相比,這家新電影公司的收入是很驚人的。
02年度好萊塢數百家制片公司,盈利最多的是哥倫比亞影業和華納兄弟影業,分別是11億和9.8億,代表作品《蜘蛛俠》和《哈利波特》。
今年兩家公司盈利略有增長,但不會太多,也在10億上下。
獨立製片公司中,新線和夢工廠收入最高,分別是8億多和5.6億,代表作品《指環王2》和《逍遙法外》。
這幾家公司成立時間久,公司規模大,資本雄厚,每年製作幾十部電影,但在純收入上並不比新世紀高多少。
1.5億的收入在獨立製片領域可以比肩米拉麥克斯、試金石、焦點、獅門等頂級製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