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因愛之名》的片場,這個電影還有一個名字就是《拳擊手》。

電影的背景是六七十年代北愛爾蘭獨立風雲,在1921年,英國同愛爾蘭簽訂條約,愛爾蘭南部獨立,北部地區劃給了英國。

北愛爾蘭人不甘心被分割,很多激進分子組織成了愛爾蘭共和軍IRA,在各地抗義,製造暴動,為統一北愛爾蘭而戰鬥。

劉易斯飾演的丹尼·弗林曾是其中一份子,因為參與了非法政治活動,被抓起來關了14年。

出獄後他主動遠離政治,重新練起了拳擊,他想透過這項運動,號召各個種族團體,各個教派的人放下成見,團結起來,共同創造一個和平安定的環境。

這部電影早在五月份就開拍了,一開始在愛爾蘭取景,後來轉來美國,之前這個角色是有人演的。

只是那個演員表現不好,拳風偏軟,劉易斯不滿意,希望找個真正的拳擊手來。

電影以他為主,劇組也只好重新選角。

“李察,一會兒你認真點,聽說劉易斯很嚴格,剛才有好幾個人都試鏡失敗了。”

到了攝製棚,安東尼叮囑道。

“放心,這個角色是我的。”

——

嘭嘭~

片場正在拍攝中,一個穿著長體恤的中年男人戴著拳套,在用力地擊打著沙包,汗流浹背。

周圍的工作人員,攝像、燈光、錄音、道具,正各司其職,忙得熱火朝天。

劇組的導演吉姆·謝里登,也是《我的左腳》《因父之名》的導演,站在場邊託著下巴盯著劉易斯的表演。

“cut!”

“這條過了!”

吉姆導演敲了敲手裡的捲紙。

“導演,又有個人來試鏡拳擊手,要見見嗎?”

導演助理湊過去問道。

“先等等!”

過了半個小時,導演才想起這件事,把人叫了過來。

“謝里登導演,我叫李察·布萊德,是一名拳擊運動員,同時也是名電影發燒友,聽說你的劇組需要一個拳擊手的角色,你看看我合適嗎?”

李察光著上半身,穿著短褲,戴著一雙黑色拳套。

剛剛運動過,身上帶著油汗,全身肌肉結實飽滿,肩胛肌、大臂肌、胸大肌、八塊巧克力腹肌,肌肌分明,像是雕刻出來一般。

肩膀後背有幾條明顯的傷疤,又讓他的身體多了點粗獷的美感、兇悍的味道。

很有藝術感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