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玄和尚跟老爺子從小一塊兒長大,那可是穿開襠褲的情義,他對老爺子瞭解程度比其妻子更甚。

腦子好使,性格倔強,自己認定了的事情,八頭牛都拉不回來,嫌棄一個人能把其嫌棄到死,真心喜歡一個人,或者是一樣東西,一輩子都不會改變。

傲氣又倔強,長情又絕情。

想想這些年,他與兄長經歷的事情。

血雨腥風的戰爭時期,食不果腹的饑荒年代,戰戰兢兢的社會動盪年月,這麼些個苦難的打磨,他們兄弟倆都改變了好多,他變得沉默寡言,兄長的性格被磨得圓滑了些。

圓滑也只是表象,本質是改變不了的,那是百年世家的真正傳承,那是刻在骨子裡的倔強與剛硬,那是寧折不彎的氣節。

不為任何事情將就,也不會為任何事情改變,像極了其祖父。

清玄和尚想到了當年那個雷厲風行的閻家爺爺。

他第一次見到這位長者的時候,是在閻家族學。

其穿著一件藏青色的長袍,白髮白眉,睿智的雙目炯炯有神,站在那裡如挺拔的蒼松,厚重而又威嚴,讓人由心的生出敬畏之意。

這位長者學問淵博,在閻家族學教書育人,他有武人的傲氣,也有文人的倔強。

寧願玉石俱焚,也不願意向列強低頭,哪怕是假裝的,有轉圜餘地都不答應。

這位老人所欣賞的男兒。

文能治國安邦,武能擊潰外敵,最討厭的便是如紅樓夢中的賈寶玉的那種胭脂種。

兄長從小便奉其祖父的話為圭臬,又怎麼會喜歡李旭那種孫輩。

都是時也命也,在那個動盪年月,誰不是夾著尾巴做人,他們這樣的成分,兒孫們普通一點反而是好事。

大概兄長因為這些個外在原因,才沒有那麼細心的教導幾個侄兒,導致幾個侄兒魯鈍不堪。

清玄和尚真真的是想多了。

老爺子就單純的覺得兒子們太蠢太笨,爛泥扶不上牆而已。

建國以後教材儘量的精簡,甚至是字都簡化了,這麼簡單的東西,都能考零蛋的存在,智商還有什麼可以挽救的?

教他們四書五經,君子策略?別搞笑了。

幾個廢物連幼兒啟蒙讀物三字經都讀不通順,蠢才便是蠢才,沒得救。

老爺子不止一次的感嘆:“死老太婆的基因太強大了,四個兒子都像了她。”

≡≡≡≡

清玄和尚硬著頭皮接著勸說。

“大兄,我知道你喜歡的是像周政那種能文能武,有心報效國家的,君嵐丫頭那種心有溝壑的,以及李華那種心向家族的後輩。”

老爺子抓著釣竿的手微微一頓,小聲的咕隆道:“老頭子的乖孫,向不向著家族,老頭子都喜歡。”

清玄和尚……

這還能不能愉快的聊天了?就算他心志堅硬如磐石,遇到這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兄長,也要抓破腦殼。

大和尚左手執釣竿,右手不停的捻動著佛珠。

老爺子斜著眼睛瞅了他一眼。

哦呵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