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清晨的這個時候,郯國的京城就開始變得繁忙又喧譁。

京城作為郯國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這裡的商品交易往來,自然也是比別的地方多的。

再一個,郯國的政策也是十分支援商品經濟的發展的,特別是手工業勞動者,官府也有那種扶持機構存在的,對於這些想要賺錢的人,拿著他們想要做什麼的想法,就可以去官府開證明,如果透過了的話,就可以帶著官府的證明書,還有相關的一切手續,去到錢莊。可以幫你先解決一些金錢上的問題,等到你開始賺錢盈利的時候,再把錢還給錢莊,在郯國的好多人,都是這樣發達起來的,個個都腰纏滿貫,富的流油。

所以這裡的商品還有什麼生活必備品,那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的。

什麼飯館啊,酒樓呀,那是更不用說,一家比一家豪氣,一家比一家檔次高。

所以郯國的那繁華程度,自然更是不用說的。

別的國家的人,可是紛紛地都在傳,郯國的都城,——京城,那可遍地是黃金啊,所以心中想要賺大錢,有發財夢的人,全都一股腦的往京城湊。

這郯國的京城,也變成了人口最為稠密的中心城市之一。

也因為得力於,三國之間的友好盟約,所以其他國家的商販們,也都紛紛前往郯國進行商品交易。

其實,郯國絕大部分的經濟發展,全都得來源於他們的帶動。

那些商販們,因為政策的支援,與郯國的貿易往來,也都十分的密切。

他們大多是所做的生意,全都是將一些他們,自己國家沒有的東西,從郯國這裡帶回去,再定好價錢賣出去。

人們一看到很稀奇的東西,自然是很感興趣的,於是他們的商品,也都暢銷的很快,嚐到了甜頭的他們,自然是從他們的國家運來更多的貨物,賣到郯國來。

又從郯國進了好多的商品,賣到自己的國家去。

可是郯國的人,也都不傻。

做生意嘛,都要講究的,是雙方共贏的。如果想要賺錢的話,那就得雙方獲益或者合作,這樣子一來,自然能把生意做大,做強。

郯國的商人們,也都將其他國家沒有的東西,全都運到郯國來。

再摺合運送這些東西,所需要的費用,然後和賣出的價錢,很多人竟也靠著賺取這中間的差價,都已經賺了不少的錢。

郯國的人也一樣。都依靠著這樣一種辦法。

有的甚至也簽訂了合同,每年需要多少貨物,然後再生產,相互聯絡,這更加得使郯國。與其他國家聯絡交流都十分緊密,也促進了郯國京城的迅速發展,原本都是靠著老天爺吃飯的,現在可不一樣了,他們由著農業文明轉向商品經濟發展時代,商品經濟擺脫了農業發展的侷限性,而且不受限制,也比靠著田地賺的錢多,所以當時很多人,也都不種田了,將田地轉包出去給了別人種,自己只是收點租金就好。

對於這種現象,郯國的法律也沒有關於這方面的描述或者限制,所以也就沒有人管。

這都是一些有經濟頭腦的商販們,他們大膽追求改變,不滿足於自己所賺的那麼一點錢,於是將他們的經濟戰略眼光,就放到了別的國家去。

相比之下,當然還有一些,傳統的賣東西的方法。

那些普遍的一些商販,老實巴交,也不敢冒什麼風險,只求賺幾個小錢,養活自己的一大家子,不圖什麼大富大貴,只要他們全家人,身體健康,幸福美滿,日子安安穩穩地就行了。

所以,於我們眼前所見。

只求賺點小錢,養家餬口的小攤小商販們,他們都將自己,今天所要往出賣的東西,都擺放出來,還有的比他們起得更早的人,攤位早早的都收拾好了,就只要等著街上的人,變得多了,人來買就好了。

不一會兒這街上,人都變得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人,原本只有商攤小販的街道,現在已經熙熙攘攘的湧現出一大批行人來,在哪裡慢慢地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也不著急,慢慢地像平時逛街一樣,有的甚至都堵塞了江莫寒馬車所要前進的路了。

這車伕盡力的繞開人群,把手裡的鞭子甩得啪啪作響,用這響度,想要告訴那些行人們,想要給人們一點提醒,讓他們可以讓出一條,供馬車走過去的道路來。

在路旁的悠哉遊哉逛著的行人,聽到這響亮的馬鞭聲,都自覺紛紛的讓開了,留下了一條,剛好馬車可以透過的道路來。

他們只看著這高大華麗的馬車,便知道坐在馬車裡的人,那身份自然是尊貴不凡的,所以這種人最好不要招惹的好,否則你就要倒黴了。

在老百姓的眼中,有錢和有權的人往往都是盛氣凌人的,也是一直看不起,一直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那些人們。

而那些尋常的老百姓們,對於這些達官貴族,多少都有一些敬畏的心理。

雖說每次在茶樓裡聽李鐵嘴,在哪兒,說一些郯國皇親國戚和王公貴族們,他們的一些閒人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