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一路上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不只是風城之戰,還有江莫寒他們在路上的時候,碰巧遇到了俞國的皇子,俞承浩。

這也是事發突然,誰也沒有想到,只是在路上,碰巧救了他們,可誰知道,那人就是俞國,派來參加三國宴會的皇子。

然後,就這樣,俞承浩變成跟著他們一起走了。

如果要回到皇宮的時候,這路上發生事情還得提前,告訴他,父皇。

向他父皇解釋解釋一番,就派人去稟告他父皇。畢竟這是有關兩個國家的事情。

還有吳老先生的地位,也很重要,也很特殊,安全也是極為重要的。

一旦到了郯國境內,怎麼說也不得,派專人來保護他的安全。

所以,江莫寒就派他的身邊,隨便一個侍從打發了他去,前去回國稟告。

讓他父皇先提前知道這些事情,也對俞國皇子和吳老先生的到來有個準備,盡顯郯國風範。

[郯國——京城——金鑾殿]

遙看那九天之上,一道威嚴無比的身影,直直端坐在,那無比寬大的龍椅之上。

如鷹一般銳利的目光,看著下面跪著的人。彷彿想要全都看透,這人想說的所有話語。

但還是語調不緊不慢的道,“哦,三皇子是有什麼事情,想讓你給我回報的?”

“回皇上,凌王殿下,已經順利接到吳老先生,而且馬上就要,到郯國了,凌王殿下怕皇上擔心,所以派我前來向您彙報。”

只見,那士兵模樣的人,單腿跪地,雙手恭恭敬敬的拱手,仔仔細細的把情況報告給皇上。

那士兵說完了想說的話,還是依舊保持著那端莊的姿勢,低垂著頭。

只見宣帝,拍了一下大腿,大笑不止。聽完了這士兵所帶來的訊息。

那深不見底,幽深似谷的眸子裡,眼底彷彿有了一絲絲波動。

而又突然璨然一笑,薄唇輕啟,

那威嚴的聲音從高處傳來:“不錯,不錯,不愧是朕的兒子啊,莫寒回來了,朕還準備想犒勞犒勞他,風城的事情,莫寒解決的,極為漂亮,而且,現在也順利接到了吳老先生,這樣吧,真為她在宮中,辦一個小小的宴會,好為他洗塵接風,然後,再見見吳老先生和俞國的皇子,安頓他們在皇宮住下之後就是,只待三國聚會開始了。”

逍帝,就這樣想著。

隨即,修長如玉的手,向著下面揮了揮。

明黃的黃袍加身,仍危坐於九天之上,卻怎麼也掩飾不住眼角的笑意。

宣帝心裡知道。

在風城和胡人對戰時。雙方兵力似乎有些懸殊。戰敗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好在,凌王及時趕到了風城,才解了這燃眉之急。

宣帝之前也沒怎麼看出來,凌王的軍事才能竟然如此卓越。

只得短短兩天,就擊退了大批胡人,迎來大捷。

宣帝細細思索一般,心裡越覺得凌王,不是一般人。

以前,心思全都放在禹王身上,也沒有多多關注過,凌王,難道是自己從來沒有發現過,凌王的才能嗎?

宣帝心裡想,不明白,便稍稍轉了轉頭,看著,跟了他,十多年的奴才。

疑惑的向劉六問道,企圖能從這奴才的嘴裡,得出他想聽的答案。

“真的,是朕以前偏心了嗎?

就只知道,關注禹王,喜歡禹王,而從來沒有發現關心過凌王?一直忽略了他?”

這時,皇帝跟前的奴才,聽到宣帝這樣說,知道宣帝此時心裡想的什麼,肯定是覺得自己,對凌王殿下的關心不夠。

因此,這劉六知道怎麼才能夠讓宣帝,寬心,怎麼樣說話,才能讓皇上心裡好受一些。

於是,劉六就細聲細氣的,彷彿是被別人捏住了嗓子一樣,聲音又尖又利的說道:“皇上,可不是您說的那樣,您對待每一位皇子都是一視同仁的,凌王早已擊退胡人,風城大捷,也順利地將吳老先生接了來,辦事妥帖穩當,頗有幾分,您當年的風範,皇上有如此優秀的兒子,真是,可喜可賀。”

聽到別人這麼誇,自己的兒子,宣帝肯定心裡樂開了花,也覺得江莫寒真的可以,但是,你說這皇位只有一個,雖然,江莫寒各方面也挺好的,但是,自己怎麼還是心裡在禹王那裡多一點?

不提江莫循還好,一提到江莫循,宣帝臉上的笑容,變得更深了,都快合不攏嘴了。

聽著,下邊的人向他彙報,禹王殿下,為了此次三國聚會的事,真的可算是操碎了心,也花了不少心思在那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