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皇上,草民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正在沉浸於宴會之樂的逍帝,並臨近一看,原來是吳老先生,也沒有絲絲怒意。也十分尊敬的說,“先生客氣了,有什麼事情您就儘管說,如果朕能辦到的話,自然盡力而為。”逍帝,就連對吳老先生說話的語氣,也是之前從來沒有過的敬意。

今日,要是換了旁人的話,可不會有這麼高的待遇。皇帝,不生氣,也都算是好的呢。

吳老先生,聽著逍帝如此語氣,也放下心來,把想要收江莫寒為徒的想法,全都說了出來,請告訴逍帝,要將這江莫寒帶去涼州的蒼劍山中三年。

逍帝聽吳老先生這番話,心中不免微微感到驚訝。

怎麼吳老先生,單單指出他三個兒子中的其中一個來,而且聽這語氣,只是來告訴他一個結果,並不是想徵求他的意見。

“那先生可是見過朕的三兒子了,先生若是有意,朕自然是不勝歡喜,把朕的三兒子,交給您,去培養教導,學一些什麼東西來,朕自然是放心不過了。也希望他不會辜負,先生的美意,以後,和先生一樣足智多謀,受人尊崇。”

聽著,逍帝是答應了這件事情,吳老先生知道,這只是逍帝,賣給,這他一個人情面子。

畢竟是人家的孩子,再怎麼也不能說帶走就帶走呀。

所以吳老先生,又向逍帝解釋了一番。

“草民不勝酒力,覺得神情恍惚,為了清醒一下,這才去了外面散步,順帶吹吹風,可誰知道,剛好是碰到了三皇子,覺得,這也是上天的旨意,閒聊幾句就覺得,這三皇子,聰穎機智,談吐得體,禮貌有加,皇家風範盡顯十足,也深深的覺得,這三皇子,也實乃是一位可造之材啊。

所以,草民就想著,既然是上天註定的緣分,那我就,隨了上天的意願吧。這不,才向皇上要人呢,我還害怕,皇上,會心疼三皇子,不讓他跟我呢,可是,誰知道皇上對三皇子的愛這麼深,為了鍛造他,讓他成才,也只得忍痛割愛,讓我把三皇子帶走,草民謝謝皇上,定當不會辜負皇上的期望,直等到,三年之後,草民再完璧歸趙,就是了。”

逍帝,聽完這些話,一方面,心裡覺得很舒服,深深覺得,吳老先生實在是高人呢。這一番話說下來,不僅誇了自己的兒子,還委婉的誇了皇家。

另一方面又覺得,暗暗慶幸,覺得今天到底是好什麼日子,先是簽訂了三國合約,這就意味著,這下郯國多了一層保護傘,也沒有了戰亂之憂,那老百姓安居樂業,經濟繁榮昌盛,國家繁榮富強,如果像這樣子發展下去,郯國只會變得越來越強,越來越壯,這對郯國,豈不是天大的好事,還有現在,吳老先生竟然,說要收自己的兒子為徒。無論是對郯國,還是對吳老先生,又或者是對莫寒,這都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說到莫寒,逍帝心頭,便映上了,江莫寒那雙倔強的眼睛。

其實,逍帝心裡對他的這個孩子,也不是說多在意的,關鍵是他自己,每每想和將江莫寒親近的時候,那孩子總是,遠遠的看著他,看起來十分抗拒他的樣子,而且,問他什麼他也不回答,總是一個人埋著頭在那裡,這一來二去,次數多了,逍帝,也就不免對江莫寒有些失望,索性也就不再關注他了。

可是現在,聽了吳老先生這些話,那逍帝更是喜不自禁,要知道吳先生可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任誰見了都要禮讓三分,更別說吳老先生,還親自開口說,要,帶走他的兒子去歷練。歷練,剛好,也能幫幫莫寒,改改他這冷清的性子,也還能學點什麼東西呢,反正跟著吳老先生總歸是沒有錯的,想著對他也是,有好處的,畢竟讓吳老先生看中,收為徒弟,更為郯國加了一層光環,再說些什麼東西。如果要是拒絕的話可不就是傻子嗎。

等到逍帝,同意了這件事情。

等到宴會一過,就等於說是。

三個國家的人,全都知道了。

在那三國簽訂和平協議的宴會上,吳老先生親口說,要收了郯國的三皇子,為徒弟。

此話傳出,一瞬間,一石激起千層浪,引得人們議論紛紛。

有的人說,其實吳老先生,是向著郯國的,要不然怎麼會收,那郯國的三皇子為徒呢。如果說不是,那我是萬萬不能信的。

當然也有的人說,這郯國的三皇子也太幸運了吧,只見了一面,就讓老先生說他為徒了,到底有多大的福氣啊!

還有的人說,其實事情的真相根本不是這樣子的,事實的真相就是,

是郯國的皇帝,請求吳老先生,答應許諾了吳老先生些什麼,這才讓吳老先生同意了,收他的兒子為徒。不然的話,你說這吳老先生憑什麼,我就不相信,只見了一面,就產生了想收他為徒的想法。

要知道,吳老先生可是一個閒雲野鶴,淡泊名利,自由自在的一個人。

想著怎麼也不會去收一個徒弟,來,攪亂他原本平靜的生活。

這些都是,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暗暗捏造出來的,事實的真相也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

而這事件的主人公,自從在宴會上碰到了吳老先生之後,又聽到吳老先生說,說他自己為徒。

自己也沒多想,就回到了自己住的宮殿裡面去,小腦瓜就開始溜溜的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