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章 深宮傳箋(第1/2頁)
章節報錯
觀音婢聽說柴尚功在幫宇文寶林向楊婧送一樣東西,心中有些不悅。後宮多事,她不想讓楊婧與嬪妃們牽扯太多。
於是,觀音婢責問柴尚功,這樣做是否有違反宮規的可能?
柴尚功在宮中多年,能夠在數千宮人之中,脫穎而出當上尚功,絕非是泛泛之輩,她既聰慧能幹,又極善察言觀色,見觀音婢態度變得有些冷淡,心中知道秦王妃定是已經生氣。
她叉手低頭至胸拜道,「賤妾明白這樣做確實不妥,所以不敢將宇文寶林所託之物私下送給楊孺人,先稟明王妃娘娘,至於是否可送,還請娘娘定奪。」
觀音婢在不知道宇文寶林送給楊婧的是何物之前,未置可否,她問柴尚功,「宇文寶林託柴尚功送給楊孺人的是何物?」
柴尚功從袖中取出一個信封,雙手託於胸前,回觀音婢道,「乃是一封信箋。信箋未封,請娘娘先看一下其中的內容,再決定是否送給楊孺人。」
觀音婢心想,未封的信箋,肯定沒有不可告人之事,她如果拿來觀看,一是沒有必要,二是對楊婧的不尊重,弄不好會在她與楊婧之間生出嫌隙。
觀音婢微笑道,「既然只是紙箋,柴尚功就直接交給楊孺人吧。」
說罷,觀音婢向站在一旁服侍的展畫吩咐,「你去請楊孺人過來,就說宇文寶林託柴尚功送來一封信箋。」
展畫應諾,到後院去請楊婧。
宇文寶林,叫宇文令馨,是隋朝左衛大將軍、許國公宇文述之女。
宇文述於前年七月病逝,去世之前,是楊廣最為寵信的大臣,他的大兒子宇文化及,也深得楊廣信任,被封為右屯衛將軍,掌管宮中禁衛。
楊廣寵信宇文述父子,最後卻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殺,然後自立為大丞相,假借蕭皇后之名,立楊浩為皇帝。
楊廣被突厥圍困雁門之前,宇文令馨即被宇文述送入宮中。
但那年楊廣巡幸太原,宇文令馨並未隨駕出行,自那以後,楊廣再未回過長安大興宮。
父親宇文述死後,宇文令馨的三位兄長,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和宇文士及都隨楊廣去了江都。宇文令馨在大興宮中,便成了一個沒有後臺可以依靠的普通宮人。
由於宇文述在朝中的顯赫地位,宇文令馨自幼便和楊婧來往頻繁,關係親密情同姊妹。柴尚功是宇文家族在宮中扶持的女官,她是靠著宇文家族的勢力,才坐上了尚功的位子。宇文令馨入宮之後,與宮外聯絡不太方便,便由柴尚功負責進行內外聯絡。
展畫去請楊婧之時,觀音婢與柴尚功扯了一會兒閒話。
大約過了在盞茶時間的功夫,楊婧和展畫一起來到承慶殿,她先是向觀音婢叉手屈膝施禮,觀音婢微笑著向她微微頷首。
柴尚功見楊婧進殿,連忙起身站起,待楊婧向觀音婢行過禮,她也上前向楊婧施禮問好。
楊靖雖說是落魄的公主,但是面對以前的宮人,多少還保留著一絲威儀,她沒有向柴尚功還禮,而是微笑著衝她點點頭。
觀音婢請楊婧、柴尚功坐下說話,兩人謝了坐,都在東側榻墊上坐下,楊婧坐下在了上首,柴尚功坐在了下首。
觀音婢向楊婧介紹了柴尚功的來意,柴尚功又重新站起走到楊婧面前,雙手將信箋遞到楊婧手中。
楊婧接過信箋,見信封沒有封,心中已猜到,信中寫的肯定不是機密之事,心思電轉般尋思了一下,便當著觀音婢和柴尚功的面,抽出裡面的紙箋。
楊婧心中思量,既然信中說的不是機密之事,何必要拿回去一個人看,那樣等於是將觀音婢當成了外人,如果當著觀音婢的面開啟,反而給人一種開誠佈公之感。
楊婧展開從信封中抽出的紙箋,只見上面寫著八個字「如能撥冗,望能一見」。沒有抬頭,也沒有落款。
宇文令馨只所以這樣寫,是怕這封信落入別人之手,為楊婧、柴尚功和自己帶來麻煩。
楊婧看過紙箋,站起身走向觀音婢面前,將紙箋雙手遞給觀音婢。然後轉過身,問柴尚功,「宇文寶林傳箋與我,是有何意?」
柴尚功回道,「宇文寶林說,楊孺人如果方便的話,希望你能到淑景殿去看望她一下。其它的就沒有再說。」
楊婧又轉過身叉手屈膝向觀音婢施禮,恭敬地道,「此事如何處置,還望娘娘裁奪。」
觀音婢看了看柴尚功,見她在場,有些話不好,就對她道,「柴尚功,宇文寶林託你辦的事,你已經辦到,本妃代楊孺人對你表示感謝。接下來本妃和楊孺人,商議一下如何處理此事,就不再耽誤你的時間。」
柴尚功叉手屈膝向觀音婢施禮,「謝王妃娘娘寬宏大量,不對賤妾進行責罰,娘娘如無其它吩咐,賤妾這就告退。」
觀音婢吩咐展畫,「展畫,你代本妃和楊孺人送一下柴尚功。」
柴尚功再次向觀音婢、楊婧施禮道,「賤妾告退。」然後隨展畫一起退出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