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九章 揭破姦情(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夏日的下午,在弘義宮後花園的青廬,李世民、觀音婢興之所至,亦有一番忘情的恩愛纏綿。
恩愛過後,觀音婢重新沐浴更衣、梳妝打扮,兩人在中廳對坐,吃著甜瓜、喝著酪漿,說起營救尉遲敬德之事。
李世民向觀音婢講述了向李淵說情,拿李淵的手敕釋放尉遲敬德的經過。
最後,李世民告訴觀音婢,說尉遲敬德剛出獄,就拉著舅父高儉、四兄長孫無忌、還有段志玄、程知節,一起來勸說他謀反。
觀音婢恍然道,「是否他們又在催著世民阿兄除去大伯和四叔?按照大唐律法,謀害太子等同弒君,殺害大伯也是謀反。」
李世民點頭,「正是,我看他們幾個是等不及了。」
尉遲敬德、高儉、長孫無忌、段志玄、程知節等人,急著勸說李世民除去李建成、李元吉,也是情理中之事。
他們不知道李世民、觀音婢正在想辦法勸說李淵下最後的決心,但是這其中有些事,牽涉到皇宮大內不可對外人說的內幕,李世民沒法對他們明說。
這些人不知內情,看到秦王府的處境越來越被動,尉遲敬德、高儉、長孫無忌、段志玄、程知節等人怎麼會不心急?
按照唐律,謀害太子等同弒君,就是謀反之罪。
如果未經李淵同意,李世民殺了李建成,其罪名就是謀反。
李世民早就想除去李建成、李元吉,但卻是師出無名,沒有理由下手。
李淵也想讓李世民取代李建成為太子,但是他也找不出合適的理由。在沒有合適理由的情況下,廢去已經冊立了多年的太子,必定會引起朝野震動,國家剛剛平定不久,可經不起這種動搖社稷根基的折騰。
所以說,在太子廢立這件事上,李淵不得不格外小心,他只所以久久不做決定,也是想能夠找出一個萬全之策。
觀音婢一邊用竹籤扎著盤裡的甜瓜慢慢吃著,一邊聽李世民介紹尉遲敬德、長孫無忌等人,勸說李世民除去李建成之事。
她問李世民,「世民阿兄是如何與尉遲將軍和四兄他們說的?」
李世民有些無奈地道,「我能怎麼說?我只能用「等大兄先動手」來搪塞他們。」
觀音婢沉吟著想了想,對李世民道,「要不這樣,世民阿兄先安撫一下府裡的人,過幾日我再去見一下萬姨娘和宇文昭儀,看她們和阿爺說得怎樣,然後再考慮接下來怎麼做。」
李世民慨然嘆道,「最好是阿爺能早做決定。」
「如今我大權在握,除去大兄,挾持阿爺立我為太子是易如反掌之事,阿兄怕的是會留下千古罵名。」
「殺害手足兄弟已經為世人所不容,假如再落下一個忤逆君父的罪名,我還有何臉面存活於天地之間?」
觀音婢勸慰李世民道,「世民阿兄不是讓封德彝對大伯說「為四海者,不顧其親」嗎?你想想這句話,或許心中會坦然一些。」
李世民微微搖頭道,「話是那樣說,這不過是誘使大兄犯錯的說辭,我豈能也如封德彝所說的那般眼中沒有父親?我們將來如何對兒孫們說?史書上會如何說?」
接下來幾日,李世民一邊安撫秦王府的屬下,一邊靜靜觀察太極宮、東宮的動靜。
觀音婢見與萬貴妃、宇文令馨約好的時間已到,就再次到太極宮去見她二人。
從萬貴妃、宇文令馨那兒得到的訊息是,她二人都已按事先商量好的說法,將該說的事都向李淵說了。
先說一下萬貴妃那邊的情況。
那日觀音婢和萬貴妃商議過之後,第二日她便派人悄悄將東宮的晴虹、齊王府的秋縭喊來,詳細詢問了李建成、李元吉與尹德妃、張婕妤之間的情況,緊接著又讓內侍監王和對情況進行了一一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