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婢聽萬貴妃主動提起了尹德妃、張婕妤,就順著萬貴妃的話題說道,「阿婢今日來見姨娘,就是為了她二人之事。」

「東宮的晴虹、齊王府的秋縭,都是河東莊園的老人,與阿婢關係不錯。近日阿婢聽她們說,太子和齊王與尹德妃、張婕妤有私情。」

「姨娘掌管宮中的婦德和宮規,如果真出了這種事,姨娘卻不管不問,也不好向阿爺交代。姨娘最好還是過問一下,以免將來阿爺問起,姨娘也不致措手不及。」

萬貴妃面現愁容,她「嘿」地嘆了一聲氣,向觀音婢說出自己的難處。

「姨娘也想將此事弄清楚,可是卻無從下手,找不到確鑿的證據。再就是即使查清楚又能怎樣?如何向你阿爺說,他又能將自己的兒子怎樣?」

「假如主上不處置太子和齊王,他二人便會忌恨於我,將來你三位阿姊,哪裡還會有活路?」

萬貴妃說的也是實情,做為三位公主的生母,她肯定要為三個女兒的將來著想,這也是人之常情。

觀音婢見萬貴妃有為難之色,她現在要想辦法打消萬貴妃心中的顧慮。

她深表理解地對萬貴妃道,「阿婢也知道姨娘的難處,有幾句話阿婢想向姨娘說,姨娘聽了看是不是說得有理。」

觀音婢先從李建成害死李智雲說起,「太子和齊王先是害了五叔,如今又要害世民阿兄,實是其心可誅,姨娘總不願看他們小人得志吧?」

提起李智雲,萬貴妃眼中便泛起淚光,她心中有恨,卻默默無語。

觀音婢接著道,「姨娘與阿爺恩愛幾十年,阿爺不忘與姨娘的深情,剛一稱帝就冊封姨娘為貴妃,將後宮的打理託付給姨娘,姨娘可忍心看著阿爺到老懞羞,讓兩個不孝之子褻瀆了他的一世英名?」

觀音婢說得至情至理,正觸及萬貴妃心中的動情之處,李智雲和李淵是她之一生中最牽掛的兩個人。

而如今一個被李建成、李元吉害死,一個被他二人汙了清名。

她怎能會無動於衷?

萬貴妃已經被觀音婢的話所打動,她仍擔心三個女兒的將來,向觀音婢尋求破解之法,「阿婢可有辦法不使三位阿姊受到連累?」

觀音婢見萬貴妃已為所動,趁勢鼓勵她道,「阿爺乃聖明之主,一生經歷艱險無數,知道事情的厲害輕重,怎會將你說的事告訴別人?」

「如果阿爺懲治太子和齊王,姨娘就不用再有任何顧慮。」

「如果不懲治太子和齊王,是阿爺念及父子親情。又怎麼會不念及與姨娘的恩愛之情,和與三位阿姊的父女親情?他怎會將姨娘和三位阿姊置於險地?」

觀音婢不愧是熟習《鬼谷子》,是說服人的行家,既能打動人心,又能滴水不漏,即使是石頭也能被她說開了花,何況對面是一個有情有義之人?

經過一番勸說,萬貴妃終於鼓起勇氣,她問觀音婢,「阿婢說說姨娘該怎麼做?」

觀音婢見萬貴妃終於同意去勸說李淵,心中十分高興,她面帶笑容為萬貴妃出主意,「姨娘可以悄悄將東宮的晴虹、齊王府的秋縭喊來,問清其中的情況。姨娘親自問出的情況,要比別人稟報你的可信得多,具體細節也會心中有數,向阿爺說的時候就不會有疏漏。」

「如果覺得她二人說的不可信,姨娘還可以讓內侍監王和去核驗一下。兩邊一對照,如果契合,則事情是真。如果不契合,姨娘可以再找其它的可信之人打聽一下,只到心中再無疑問為止。」

萬貴妃邊聽邊點頭,「是該這樣,這種事關江山社稷的大事,絲毫馬虎不得,也不知要牽涉多少人的生死,是得多方求證一下,還要保證說話之人的生命安危。」

觀音婢誇讚萬貴妃,「姨娘就是心善,心中總是想著別人的安危。還有一事,阿婢想求姨娘。」

萬貴妃微笑著埋怨,「你和姨娘還客氣什麼?有啥話你只管和姨娘說。」

觀音婢誠懇地道,「在這世上,數姨娘最懂阿爺的脾氣,阿婢想求姨娘勸阿爺不要急著處置些事,以免鬧得滿城風雨,盡人皆知,這樣可能會有損皇家的威嚴和阿爺的臉面。」

「最好是緩一緩,靜下心來想一個萬全之策,既處置了太子和齊王,又將太子和齊王與尹德妃、張婕妤四人之間的醜事掩蓋過去。」

萬貴妃胸有成竹地道,「這個好說,姨娘知道主上為人處事,他最讓人佩服的就是肚量超過常人,再大的事也能忍,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會草率行事。」

接下來,觀音婢又和萬貴妃商量了各個細節,萬貴妃答應觀音婢,等過兩日將事情弄清楚就去見李淵。

到了中午,萬貴妃留觀音婢一起用了午膳,下午又合計了一番,觀音婢才回到弘義宮。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二九七章 鬼谷之技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