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八章 父子相試(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是個忙人,平時很難能夠閒下來。
在假裝被李建成毒害以後,觀音婢便讓他在臥榻上多呆幾天。
李世民根本閒不住,躺在臥榻上憋得難受,便和觀音婢商量著要到前面承乾殿處理公務。
觀音婢堅決不同意,對李世民道,「這裝病如同打仗,要裝就要裝得像,不然就會露了餡。阿爺要是發現你在糊弄他,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李世民也不敢大意,只得耐著性子,在垂拱後殿呆滿了三天。
呆滿三天以後,觀音婢才同意李世民去見李淵。
這日上午有內朝,李世民選在下午到萬春殿去覲見李淵。
李淵正在萬春殿東間臨窗榻上坐著翻看奏摺,見李世民進入殿中,慈愛地看著李世民,點頭向他示意。
他向來不拘於禮節,李世民施禮後,父子之間也不見外,兩人隔案促膝而坐。
李淵將手中奏摺放在案上,端起案上的茶盞喝了一口,看李世民面色紅潤,緩聲問道,「二郎恢復得怎樣?」
對於李淵的關心,李世民心存歉意。
想起自己假裝昏迷時,李淵深夜趕到弘義宮探望,李世民就感到不安,他真不忍心欺騙年近六旬的父親。
李世民面有愧色地道,「都是兒臣不好,飲酒沒有節制,差點鑄成大錯,惹得阿爺擔心,今日特來向阿爺請罪。」
李淵語聲和藹地囑咐,「沒事就好,今後不能再這樣喝酒,不要忘了你身上還擔著家國的責任。」
李世民頓首應道,「兒臣知道了。」
李淵想起李建成毒害李世民之事,憂心地嘆了口氣,「為開創大唐基業,二郎居功至偉。晉陽起兵,平定宇內,皆是你的功勞。」
李世民在李淵面前不敢居功,急忙遜謝道,「沒有阿爺,哪裡有兒臣立足之地,哪裡會有兵有將供兒臣驅使?所有的一切都是阿爺給兒臣提供的機會。」
李淵微微點了點頭,「此話雖是不假,也是因為阿爺有你這樣一個好兒子。」
他接著不無遺憾地道,「當初我就想立你為嗣子,你堅決不肯。你大兄大你十歲,如今為太子多年,他也是阿爺的兒子,我實在不忍心敕奪他的太子之位。」
說完,李淵無奈地搖了搖頭。
李世民猜不透李淵接下來要說何事,他沒有接李淵的話茬,而是轉過臉看了看在一旁侍立的宮女。
宮女會意,用托盤端著細瓷壺茶過來,李世民從托盤上端起茶壺,親自為李淵添上茶水,並拿過一個茶盞,也給自己斟上。
李淵端起茶盞喝了一口,帶著徵詢的目光看著李世民,「阿爺看到你們兄弟好像是難以相容,一起都在京城,早晚要起紛爭。阿爺想著讓你到洛陽行臺,川陝以東由你掌管,命你如漢朝梁孝王一樣設定天子的旌旗,」
李世民聽李淵這樣說,不知道父親是試探,還是真心。
他快速在心中權衡,到底該如何答覆李淵。
雖說是一時沒有想清楚,但直覺告訴他,洛陽絕對不能去。
李世民含淚對李淵道,「阿爺如今已是年近花甲,兒臣哪裡也不去,只願守在阿爺膝下,盡兒子應盡的孝心。」
李淵對李世民道,「天下本是一家,西京長安和東都洛陽相去不遠,等你去了洛陽,阿爺想你的時候,可以前去看你,你不必為此事傷心。」
這樣的大事,李世民一時也拿不定主意,他對李淵道,「此事不急,還望阿爺詳作考慮後再做決定。」
告別李淵之後,李世民回到弘義宮,他將李淵讓他去洛陽的事告訴了觀音婢。
觀音婢聽了之後陷入了沉思,她低頭用手指在几案上,先後畫了兩個圈,然後用右手食指按著後面那個圈,低頭默默思考。
過了一會兒,觀音婢抬頭看著李世民,堅定地對李世民道,「阿婢也覺得洛陽不能去。」
李世民問觀音婢,「阿婢是如何想的?」
觀音婢道,「假如阿爺真心讓你去洛陽,他就是不想再改立世民阿兄為太子。」
李世民點點頭,「我也是這樣認為,如果是這樣,在阿爺心中,父子親情要高於江山社稷。他是不忍心虧待大兄,也不忍心虧待我。難道他沒有想過,他百年之後怎麼辦?待他百年之後,天下豈不分成了兩國?」
觀音婢微笑看著李世民,「世民阿兄願意天下一分為二嗎?大伯願意天下一分為二嗎?」
李世民堅決地道,「我是不願,估計大兄也不願。」
觀音婢呵呵笑道,「那只有兩個兄弟之國開戰,國家重新陷入戰亂之中。讓突厥和不安分之人漁人得利,李家的江山可能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