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 詩和遠方(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建成心中慌亂,李世民卻閒庭信步。
搬到弘義宮中已有多日,他要看看這花園之中,有沒有有詩有畫的地方。
在男兒的心中要有愛有恨,有情有義,有詩還要有遠方。
正是四月,白天已變得長了許多。
用過晚膳,天還沒有要黑的樣子。
李世民便拉著觀音婢要到後面的園中轉一轉。
到了園中,兩人順著卵石鋪設的甬路,緩緩向園子的西北方向走,那裡是李世民不曾去過的地方。
卵石甬路一直通到渠旁,渠上有一座木製小橋。
走到橋邊李世民、觀音婢停下腳步。
駐足水邊,向渠的對岸望去,有老樹枯乾蚘枝,樹冠蔥蘢,仍然保持著勃勃生機。
旁邊修竹萬棵,根根蒼翠蓊鬱,筆直俊挺。
竹樹掩映之下,一處小院坐落其中,柵籬環繞,房舍土牆青瓦。
簷下有紫燕呢喃,忽然飛起,徘徊於房前,不緩不急。
卵石甬路跨過小橋,伸到房前,繞過院落延展到屋後。
微風徐起,竹聲颯颯,渠中清水皺起波紋,能看到魚兒緩遊其中,無憂無慮。
夕陽西下,一對愛侶相偎相依,佇立於橋頭,沉浸在這悠閒愜意的風景裡。
觀音婢挽起李世民的左臂,仰臉看著李世民,柔聲輕語,「世民阿兄,我們有這樣的一處小院就夠了,為何還要這天下?」
李世民默然無語,如今他也只想要這樣一個小院,可是已經不能。如果沒有天下,他將一無所有,連這樣的一個小院也不會屬於他。
一切都無法改變,現實就是如些的殘酷,李世民想隱居山林都不行,有人會追殺他到海角、天涯。
李世民慨然而嘆,本來是詩、是畫、是美景、是一對愛侶的柔情蜜意,一聲輕嘆又把兩人的心境拉回到無法改變的現實裡。
觀音婢見自己一句話,竟然勾起了李世民的愁緒,心中不禁有些懊悔。她自責道,「阿婢真是不懂事,又惹世民阿兄不高興。」
她仰臉甜甜地看著李世民,嫣然笑著問,「世民阿兄,你怪不怪阿婢掃了你的雅興?」
李世民看著觀音婢嫵媚的笑,伸出手指在她鼻樑上颳了一下,微笑著道,「我就喜歡阿婢這樣。」
觀音婢甜甜的笑烘染了李世民的心,他抓住觀音婢挽著自己臂膀的小手,心情恬然,兩人緩步邁上小橋,向對岸的風景之中走去。
接下來十幾日,李世民一直是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好像並沒有什麼事情可做。
每日回到垂拱後殿,不是陪著觀音婢閒聊,就是逗孩子。
到了四月下旬的一天,李世民從太極宮回來,臉上帶著異樣的笑,眼中含著與往日不同的神采。
觀音婢發現李世民與往日神情不同,心中思量,肯定是發生了非同尋常的事。她好奇地看著李世民問道,「今日發生了何事?」
李世民眼中神光一閃,臉上有掩飾不住的興奮,「今日阿爺動怒了。」
觀音婢奚落李世民道,「阿爺動怒,你卻如此高興,這可是有違孝道。你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原來,自從李建成聽杜淹密報之後,便將李元吉喊到東宮商議應對之策。
李元吉沒好氣地對李建成道,「我早就和大兄說過,這個老二是個禍根,要幫你將他殺了,大兄還不讓。看眼下的情勢,他是要對大兄不利,我看還是將他殺了乾淨。」
李建成阻止道,「二郎久經戰陣,武藝高強,四弟武藝雖也不錯,卻不一定能勝他。憑你一人之力如何殺得了他。」
李元吉也自知不敵李世民,堅持道,「我一個人殺不了他,就多安排幾位勇士,讓他們來殺。」
李建成給李元吉潑冷水道,「你在哪裡殺他?在宮中都是我們與他單獨相見,沒有機會。出了宮他身邊帶有護衛,尉遲敬德、段志玄在他身後一站,那眼神就能殺人,你手下誰是他二人的對手?」
李元吉見刺殺李世民不成,只好作罷。他悻悻地道,「大兄說如今該怎麼辦?」
李建成道,「既然他敢私自募集死士充實護軍,我們也照他的方法去做,如果阿爺問起,我們就說看到二郎這樣做,我們才這樣做的。」
李元吉見沒有其它更好的辦法,只得照李建成所說去做。
接下來一二十日,李建成、李元吉便安排屬下,在長安和周邊州縣招募驍勇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