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六章 心亂情迷(第2/3頁)
章節報錯
她以前曾是隋朝右武衛大將軍李子雄兒婦,嫁給李子雄的兒子李珉,還生下一個女兒。
韋珪十七歲那年,李子雄隨楊玄感起兵謀反。兵敗後,李子雄父子均被殺,因韋珪是罪官家屬,被沒入宮中為奴。
韋珪的父親拼上老臉,特意向隋煬帝楊廣討了個恩典,放韋珪母女為良人,韋珪的父親將其接回韋家。
觀音婢隨手在紙上畫著,粗粗勾勒出三個人的輪廓。
看輪廓,中間是一個男子,身邊是兩個女子。
左邊的女子身高與男子的肩齊,右邊女子比男子還要高一些,左邊女子身高,還不到右邊女子的咯吱窩。
觀音婢看著自己所畫的三個人,心中嘀咕,也不知這韋珪是不是一個傻大個?
再想到自己在李世民跟前,總是仰著臉說話。觀音婢心想,假如真將韋珪納進來,日日仰著臉和她說話該是多難受。
但是仔細想一下,觀音婢覺得自己想法有些不對,韋家有那麼多女子,為何偏偏要將一個成過婚、有過孩子的傻大個往秦王府裡塞?
韋家敢這麼做,這個韋珪肯定有比其他女子強得多的過人之處。
韋珪雖然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從她的家世來說,卻對鞏固李世民的地位有著極大的幫助。
觀音婢想過來,想過去,對於是否同意接納韋珪,心中還沒有個定數。
接著,觀音婢再去想燕荇,這個女孩子才剛剛十三歲。
雖說是號稱「京師第一才女」,觀音婢覺得她還是顯得稚嫩一些。
觀音婢雖說從小就被教導要遵守婦德,不能做爭風吃醋的妒婦,但是她也有自己的私心,絕不能將一個可能和自己一較高低的女子引進門,那等於是引狼入室。
李世民要納的是妾室,娶的不是主婦。
做嫡妻的女子,要有威儀,要有主見,要有才德。
妾室則不同,在觀音婢的心中,李世民理想的妾室,還是要溫婉恭順一些,最好不要和自己一樣充滿著心機和謀略。
觀音婢作為嫡妻,她希望李世民的妾室最好更像萬貴妃,而不是像宇文令馨。
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觀音婢才想起是李世民在納妾,自己只是瞎操心,最後的決定權還在李世民手裡。
觀音婢也不願再多想,她想等到李世民回來再說。
此時已是九月,天已漸寒,夜色早早就籠上了長安,宮內酉時不到便掌了燈燭。
秋雨送寒,臨近天黑卻淅淅瀝瀝下起雨來,窗外伴著時緊時慢的風,風緊時吹著殿外的樹呼呼響個不停。
觀音婢孤燈獨坐,心中悵然,天交二鼓,李世民還沒有回來。她也不知道,今夜李世民到不到後殿就寢,就不想再等,自己一人展開錦衾,在榻首靠著迎枕拿本書而坐。
李世民近段時間忙著開。
如今國家逐漸平定,李世民想著要偃舞修文,為國家培養治國安邦之才。
他在暉政門西側設立,招攬四方的博學之人。任命杜如晦、房玄齡、虞世南、褚亮、姚思廉、陸德明、孔穎達等人兼任學士。
李世民讓畫家閻立本分別給各位畫像,由褚亮作贊,號稱「十八學士」。當朝士大夫能夠成為學士人選,被時人稱為「登瀛州」,比喻他們一步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