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八章 甕中捉鱉(第1/3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駐守的虎牢關,曾因三國時「三英戰呂布」在此上演而名揚天下,為世人廣為流傳。
虎牢關,又名汜水關,在洛陽以東,滎陽以西,是中原向西通向洛陽的門戶,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虎牢關地形奇特,面朝東依山而建,關前向東不遠是汜水,汜水南北走向,跨過汜水往東,北邊是黃河,東邊、南邊是山。
一條官道從東邊山中穿過,向西跨過汜水直通虎牢關下。
虎牢關前,黃河和東邊、南邊的山圍成一個南北狹長的平地,就如同一坐「甕城」。
軍隊從東邊唯一的官路,進入這個巨大的「甕城」以後,如若堵住後面的退路,就會進無可進,退無可退,只有捱打的份。
所以,竇建德率五萬大軍到來之後,沒有駐紮於關前,而是在距虎牢關二十幾裡外的廣武鎮紮營。
由於虎牢關有李世民駐守,竇建德無法西進,便在廣武鎮停留駐紮了一月有餘。
王世充的侄子王琬見洛陽勢危,日日哀告竇建德早日率軍西進。
竇建德對王琬道,「如今時機還不成熟,我要等到唐軍戰馬草料用盡,到黃河以北牧馬時,再攻虎牢關。」
竇建德軍中的唐軍間諜,將王世充的話報知李世民,於是李世民生出誘敵之計。
五月初一,李世民率軍北渡黃河,沿黃河北岸向東,再向南於廣武渡過黃河,檢視竇建德的大營。
然後,又原路返回,快到虎牢關時,將一千多匹戰馬,留在黃河北岸的河灘上放牧,來引誘竇建德上鉤。
果然,竇建德中計。
五月初二,竇建德率全軍出動,直逼虎牢關下。
五萬大軍,沿汜水東岸擺下陣勢,南北長二十里。
西面是汜水,北面是黃河,東面、南面是鵲山。
整個竇建德軍隊進入這個天然的「甕城」之中。
李世民登上高處察看竇建德的軍隊,對眾將道,「竇建德于山東起兵,沒有經歷過大戰,身處險地而不自知。靠近虎牢關列陣,有輕視我軍之心。」
「如今敵軍氣勢正盛,我軍按兵不出,敵軍士卒們列陣久了士氣就會衰退,到時候我們再乘勢出擊,沒有不勝的道理。」
「本王敢與爾等打賭,過了中午,我便可大敗敵軍。」
李世民出身於關隴世家,祖上世代為將,他自己又熟讀兵法,再加上經過多年的沙場大小征戰的歷練,對於用兵打仗可以說是運籌帷幄。
竇建德是盜賊起家,山東、河南多是平原,攻城掠地多是依多為勝,對地形在軍事上的作用基本上沒有多少概念。
雖然說經過多年的征戰,竇建德對兵法謀略也多少有一些瞭解,但是和這個出身于軍閥世家的李世民來比,相差還是太遠。
竇建德身處險地卻不自知,心中有輕視唐軍之意。
他率大軍到來,唐軍卻緊閉關門不出,數萬大軍橫陳於汜水東岸,大眼瞪小眼無所事事。
單調沉悶的氛圍在全軍將士之中瀰漫,時間久了便生出懈怠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