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蘭、紫芙和侍琴三人回到千秋殿,觀音婢和萬貴妃正在商議如何向李淵稟報後宮的亂象。

兩人見覃蘭、紫芙和侍琴回來,觀音婢問,「情況可曾弄清楚?」

覃蘭、紫芙和侍琴向觀音婢、萬貴妃施禮,覃蘭稟道,「奴婢等依照貴妃娘娘和王妃娘娘的吩咐做了安排,事情的經過大致已經弄清楚,奚官令方勉都安排人如實做了記錄。」

然後,她將事情的詳細經過向觀音婢、萬貴妃稟報了一遍。

聽過覃蘭的稟報,萬貴妃讚賞地道,「阿婢的人一個個都聰明能幹,也不知是如何調教的?」

觀音婢笑吟吟地道,「她們哪裡需要阿婢調教?一個個都是天生能幹。」

侍琴還是有點穩不住性子,搶著答道,「哪裡有天生就識字的?是三娘教我們讀書、認字,奴婢們才懂得更多的事理。」

萬貴妃微笑點頭,讚道,「還是你們家王妃娘娘有心,做什麼事都有條有理,心中有數。」

誇過了觀音婢和她的奴婢,萬貴妃問觀音婢,「看來這後宮不整治是不行了,但是如果大動干戈,還得主上同意。我就發愁,像臨幸這種事如何向主上說?」

她嘆了一聲,對觀音婢道,「姨娘臉皮薄,給主上說臨幸嬪妃的事,我說不出口。到時候就由阿婢來說。」

觀音婢抿著嘴笑,「姨娘說不出口,兒婦更不好說舅嫜的宮闈之事。」

萬貴妃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這姨娘可不管,反正阿婢比姨娘的主意多。」

觀音婢見推託不掉,只得道,「看來姨娘是要趕鴨子上架,阿婢只能勉為其難。到時候咱娘倆隨機應變,姨娘要幫著阿婢說。」

萬貴妃點頭,「到時候由阿婢說,我在旁邊幫腔。」

觀音婢轉過臉問紫芙,「主上一般都是什麼時候散內朝?」

紫芙回道,「也沒有固定的時間,如無重大的事情,多半在午時之前散朝。」

觀音婢思索了一下,向紫芙安排,「一會兒,你就回萬春殿,等主上散了朝,你先向主上稟報,就說下午貴妃娘娘和我要去覲見。主上如問起有何事,你先不要和他說。」

紫芙認真聽完觀音婢安排,叉手屈膝施禮道,「奴婢明白。」

紫芙剛走,內侍監王和求見,內侍監是宦官的最高長官,為從三品。

萬貴妃和觀音婢不便在臨窗榻上接見,便移步到千秋殿中廳,萬貴妃坐在中間榻上左首,觀音婢坐在右首。

王和進入千秋殿向萬貴妃、觀音婢施禮,萬貴妃微笑向王和致意,請他在旁邊榻上坐下。

王和趕忙辭謝,「老奴的差事就是服侍主上和各位娘娘,哪能坐著和二位娘娘說話?老奴最擅長的就是站著。」

萬貴妃知道這是宦者服侍皇帝和后妃的規矩,就任他站著回話。

萬貴妃問王和,「王監可已知道崔御女自縊之事?」

王和躬身回道,「老奴已得到奚官令方勉稟報,定會按照宮中慣例,依品級禮制為崔御女辦理後事。會安排得力屬下安撫好崔御女的家人。」

萬貴妃微笑著道,「王監乃是主上和本妃最為依賴之人,相信你能將此事妥善處理好。」

「本妃希望王監嚴加約束宦者和宮人,不要將此事在宮中傳得沸沸揚揚,更不要將此事傳出宮外,以免損了皇家的威嚴。」

王和躬身揖首,「老奴知道其中厲害,回去之後就照貴妃吩咐安排。」

萬貴妃接著吩咐,「本妃和秦王妃,下午將覲見主上,向主上稟明此事,過後將在立政殿處理善後,請王監到時參與。」

王和恭謹地道,「老奴一切聽從二位娘娘安排。」

王和走後,萬貴妃慨嘆,「後宮這麼混亂,皆是因為宦官和女官從中興風作浪。可惜我們到宮中時間太短,沒有自己貼心之人。」

觀音婢果決地向萬貴妃建議,「那我們就趁這次機會,安插幾個屬於自己的人。」

萬貴妃搖頭嘆息,「可惜,姨娘身邊沒有可用之人。」

說完之後,她似乎有了新的想法,帶著徵詢的語氣問觀音婢,「我看阿婢身邊的人都不錯,你是否能夠從中挑幾個接替女官中的關鍵職位?」

觀音婢原本就有這種想法,但又怕萬貴妃不同意,如今萬貴妃主動提起,她便向萬貴妃談了自己的想法和心中的人選。

萬貴妃聽後非常贊同,讓觀音婢到時就按她的想法安排。

觀音婢、萬貴妃商量完需要取代的職位和人選,天已快到了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