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章 宮中怨女(第2/2頁)
章節報錯
尚寢局說好的這日李淵不再臨幸後宮,真實情況卻是御駕越過彩絲院去了其它地方。
崔御女心中明白,是尚寢局在徇私舞弊,從中玩了花招,她羞憤交加,不再理會其他人,把自己關在了內室之中。
另外四位御妻和宮女們,知道崔御女心中不高興,就沒有過去打擾,沒成想到了早上,崔御女在房中已經投繯自盡。
彩絲院的宮人,早上起來,見崔御女沒有起來,怎麼喊也不開門。院中宦者將門撞開,崔御女已經氣絕身亡,沒有了生機。
房中案上,有一方素箋,崔御女投繯之前寫下了一首宮怨詩。
「天下第一望,未笄把宮進,望得聖主恩,竟需賄尚寢。」
詩中的意思說,自己出生於天下第一高門崔氏的女子,不到十五歲就入了宮。出身於名門世家,是何等的榮耀和高傲,但是想得到主上臨幸,竟然需要賄賂尚寢才能達到目的。
詩中顯示出崔御女對自己出身於天下第一高門的驕傲,和得不到皇帝李淵寵幸的哀怨,以及滿溢著對宮中尚寢徇私舞弊的控訴。
南北朝和隋唐時期,是身份制的社會,世家大族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
在所有尊貴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地位最為尊貴,即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
其中,崔氏與李氏各有兩個郡望,所以稱之為「五姓七望」。
崔姓人繁衍眾多,人才輩出,曾出過二十九位宰相。
崔氏被公認為「天下第一高門,北方豪族之首」。即使是帝王之家,也以與崔氏聯姻為榮。
如今在宮中就有兩個崔姓女子。
一位是黃門侍郎崔民乾的女兒崔薔,已經得到李淵寵幸,有孕在身。
另一位便是這位崔御女,她是崔民乾的一位遠房侄女。
宇文令馨將自己瞭解的情況,向觀音婢說完,懇求道,「請王妃娘娘儘快將此事稟明貴妃娘娘,以免尚寢局與奚官局的宦官勾結,將此事草草瞭解。」
觀音婢不解地問,「後宮死了嬪妃,他們怎能如此就糊弄過去?」
宇文令馨輕輕地哼了一聲道,「宮中女子成千上萬,哪個月不死幾個人?貴妃娘娘不可能事事過問,主上更不會操心這雞毛蒜皮的小事。」
「宮中死了人,奚官局只要記個病亡,用松木棺材裝了,找個地方埋了就了事。」
觀音婢震驚地問,「難道有品級的嬪妃,死了也無人過問?」
宇文令馨冷冷地笑道,「這宮中的女子,雖然活著,家裡人多半已當她們死去。」
「送她們入宮之時,家裡人都是在碰運氣,能得到主上寵幸,全家人便跟著雞犬升天。得不到主上寵幸,家中就當沒有了這個人。事實上,宮中女子十之八九都是無依無靠的苦命人。」
「不得寵的後宮嬪妃,都要看著宮中女官和宦官的臉色活下去,一個不得寵的御女,尚寢局根本不將她看在眼裡。」
觀音婢心中盤算著如何借這次機會幫萬貴妃整治一下後宮,口中卻淡淡地對宇文令馨道,「既然死了一個御女不是什麼大事,稟明貴妃娘娘又有何用?」
宇文令馨想極力引起觀音婢對此事的重視,她向觀音婢建議,「此事可大可小,說不定這次就是理順後宮的機會。」
觀音婢微笑看著宇文令馨,面上露出徵詢之意,「如何可大可小?」
宇文令馨好像早就有了準備,她胸有成竹地回答觀音婢,「想大事化小的話,王妃娘娘和貴妃娘娘都不管,奚官局只要向崔御女家裡告個病喪,就萬事皆休。」
「想小題大作的話,是因為此女姓崔,是來自於高門的女子,如能讓主上知道,會引起主上的重視。為了安撫崔氏,主上會給他們一個說法。」
「況且,崔侍郎的女兒崔寶林很得主上寵愛,崔御女投繯自盡的事,早晚也瞞不住。」
觀音婢聽宇文令馨說得有理,很合自己的心意,她笑眯眯地看著宇文令馨,裝作很迷惑地問道,「宇文寶林深得主上憐愛,如今也有了身子,為何對理順後宮如此上心?」
宇文令馨是聰明智慧之人,她明白觀音婢在做出決定之前,要弄清她的動機。於是,便坦誠相見,激憤地道,「今日就將實言回稟王妃娘娘,妾也對後宮的壞規矩深惡痛絕。」
「往日妾被主上冷落之時,尚寢局曾多次對妾進行羞辱。」
「當時妾亦有過求死之心,但思前想後終是不甘,才冒險託了柴尚功,求王妃娘娘施以幫助。對於禍亂後宮的兩位尚寢,不將她們除去,妾難解心頭之恨。」
宇文令馨一氣將心中的想法說完,明擺著她要借這次機會,報復曾經羞辱過她的尚寢,希望觀音婢和萬貴妃懲治她們,以解她的心頭之恨。
觀音婢勸誡宇文令馨,「後宮之中最忌爭鬥,宇文寶林最好還是不要有嗔怨之念。如今你已有孕在身,心平氣和才是你們母子的福分。」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二三五章 宮中怨女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