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娘早已知道長孫無乃戰死的凶信,只是還沒有告知甄氏。

甄氏多日沒有收到郎君的訊息,已預感到凶多吉少。

數日來,她總是以淚洗面,神情呆滯,臥床不起。

高秋娘日日上門探望,見甄氏整日茶飯不思,神色恍惚,愈加沒有了告訴她真相的勇氣。

整個長孫將軍府的氣氛也變得凝重起來,沒有了往日的歡笑與喧鬧。

奴婢僮僕們一個個小心翼翼,生怕因一點不慎觸怒了主人。

只能瞞過一日,是一日。

高秋娘也無計可施。

她安慰甄氏道:“現在戰亂未平,訊息不暢,說不定再過幾日,就有了大郎的訊息。”

“三個孩子還需要照顧,你要打點精神,把孩子照看好。萬一有個閃失,等大郎回來,你怎向他交待?”

其實,高秋娘明白,長孫無乃的死訊早晚是瞞不住的。

甄氏心中的希望越來越渺茫,只有讓她慢慢接受現實,才能促其漸漸從絕望之中走出來。高秋娘試圖用孩子,來重新撐起甄氏心中的精神支柱。

對甄氏來說,長孫無乃是她和三個孩子的天,是他們最強大的保護。有了長孫無乃,她和孩子們才能活在安全和保護之中。

雖說長孫無乃是庶出,但畢竟已是當朝五品官員,是不是庶出,對他和甄氏母子已沒有太大的影響。離開長孫將軍府,他們的小家庭仍然會活得很好。

但是,一旦沒了長孫無乃,這庶出的孤兒寡母,在長孫將軍府幾無立錐之地。甚至連家奴們,都有可能不正眼瞧他們一眼。

活在長孫無憲和賀蘭娘子的白眼中,在他們的屋簷下乞食,真是生不如死。

沒有了長孫無乃,甄氏幾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氣。

甄氏紅腫著雙眼,呆呆地望著床頂,喃喃自語道:“沒有了郎君,可叫我們母子怎麼活呀?”

高秋娘拉著甄氏的手,說道:“先不說還不知大郎有沒有出事,即使有不好的訊息,你父親也不會放下你們母子不管。”

甄氏哀怨道:“我也知道父親不會不管我們母子,但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總有管不了的時候。”

甄氏這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卻恰恰戳在了高秋娘的痛處。

高秋娘聽了此話亦是神情黯然。

夫君年邁,兒女年幼,有個什麼變故,她和孩子該如何自處?

想想都讓人心驚。

甄氏的心神已亂。

她又怎能想到,自己的話觸動了高秋娘內心的不安。

但高秋娘畢竟不是尋常女子,她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見。

她知道萬事求人不如求己,遇到再難的事,只要精神不倒,都會挺過去的。

除了死人,活人有留在過去的嗎?再難不都是走過來了嗎?

多年以前的悲痛欲絕,經過時光的消磨、療傷,都會慢慢撫平心靈的創痕,不都會變得有愛、有笑,風輕雲淡嗎?

所有曾經離去的親人,留在記憶中的,都是美好的回憶,那一顰一笑,隨著時光的醞釀,都會變成值得回味的珍藏。

高秋娘輕輕握著甄氏有點發涼的手,希望能把自己的力量傳遞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