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書和執棋,畢竟比觀音婢大上七八歲,經常跟在高秋娘和丁娘子身邊,時間長了對圍棋也多多少少懂得一些。

閒暇之時,兩人也時常下著玩,棋藝雖說是不高,但是對付一個四歲多的小孩子,還是綽綽有餘。

剛開始,她們讓觀音婢和馨兒兩個人下,這馨兒也極是聰慧,兩人一直是互有輸贏。

觀音婢對圍棋,非常痴迷。常常是,一下就是一上午,吃了午飯接著下。

贏的時候手舞足蹈,輸的時候垂頭喪氣。

這樣下了幾天,觀音婢就動了小心思,纏著高秋娘教她怎麼贏馨兒。

高秋娘就給她講,圍棋的術語,什麼是氣、什麼是眼。再給她講,怎麼徵子、怎麼做眼等等,並給她講一些技巧。

得到高秋娘的指導,觀音婢就藏在上房裡,一個人偷偷地練習,在棋盤上擺子,一步一步研究。

每當觀音婢和馨兒下棋,輸了的時候,她就躲到上房裡覆盤。

想不明白時,就讓高秋娘給她進行指點。

這樣沒有幾日,馨兒就再也沒有贏過觀音婢。

小孩子下棋,憑的是興趣。

馨兒屢戰屢敗,就不願再和觀音婢下了。

每次觀音婢喊馨兒下棋,都跟趕鴨子上架似的,她非常的不情願。

奉書看到,這樣不是個力法,只好自己下場。

奉書和執棋對於下棋,本就是無師自通的業餘水平,偶爾下棋也是玩玩而已,哪裡進行過認真研究?

只不過是年齡大些,經驗多一些罷了,哪有觀音婢那麼執著?

而且,觀音婢有高秋娘這個圍棋高手背後指導。

前兩日兩人還能贏觀音婢,等觀音婢瞭解了她們的棋路,她們想再贏,就不可能了。

下棋這事,一直輸無趣,一直贏也是無趣。

要有挑戰性,才會激發鬥志,下起棋來,才會有興致。

看沒了對手,觀音婢就磨著母親,讓高秋娘教她下整局的棋。

高秋娘見觀音婢進步神速,十分驚奇。

以前,她還怕剛四歲多的觀音婢,領悟不了圍棋。現在看來,觀音婢確實有下棋的天賦。

下圍棋,一是要靠天賦,二是要執著。

沒有天賦的人,下一輩子棋,也不會有太高的水平。

不夠執著,就靜不下心來,不願深入去研究。

高秋娘發現,觀音婢這兩者兼有,就決定在這方面好好培養她。

高秋娘先教觀音婢怎麼佈局,怎麼落子,怎麼爭先等。

然後兩人就試著對弈,由於兩人水平相差太多,都覺得下得索然無味。

高秋娘是圍棋高手,她知道只有水平相當的人下棋,才會激發人的潛力。

她心中想到,何不讓觀音婢和她的侄子、侄女們,去練練手呢?

琴棋書畫,都是學館的必修課。

家裡的孩子們,沒有不會下棋的,而且都受過先生專門的指導。

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比奉書和執棋水平高不少。

高秋娘問觀音婢:“你願不願和阿漸、阿湛他們下棋?想不想贏他們?”

觀音婢也不知道天高地厚,正愁沒人陪她玩,聽說讓她和阿漸、阿湛等人下棋,自然點頭答應。

第二天,奉書、執棋便帶著棋子、棋盤,跟著觀音婢,滿院子跑著找人下棋。

觀音婢才四歲多,當下是長孫將軍府裡,年齡最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