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章 別後情濃(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沒有班師返回長安,觀音婢也沒有急著要辦的事情,她乾脆就放鬆一下自己。
每天閒著沒事,觀音婢就到萬氏夫人那裡串一串門,隔三差五到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竇琮的府邸去看一看,瞭解一下這幾家女眷到長安以後安置得怎樣。
這一日,觀音婢到萬氏夫人房中閒聊,正好趕上襄陽縣主和萬氏夫人兩人正在正棋。她與兩人見了禮,便坐在襄陽縣主身邊觀看。
觀音婢發現襄陽縣主落子,可以說得上著著精妙,萬氏夫人的棋藝卻是一般,襄陽縣主的棋力明顯要比萬氏夫人強過不少,但從盤面上來看,這局棋黑白雙方的態勢卻是勢均力敵。
觀音婢是下圍棋的行家,她一看就明白,這是因為襄陽縣主讓子所致。
下到後面,萬氏夫人漸漸轉為劣勢,她不禁嘆氣道,「跟著你阿爺下了幾十年棋,這棋藝也不見長進,老了之後心思更不夠用,即使是二孃讓了我兩個子,仍然是輸得一敗塗地。」
萬氏夫人見觀音婢默默看她們娘倆下棋,她怕冷落了這位客人,索性對襄陽縣主道,「總歸是贏不了,我看還是算了,阿孃投子認輸,不如陪長孫娘子說說話。」
說著,也不管襄陽縣主同不同意,就開始往棋笥中收拾黑子。
萬氏夫人一邊收拾棋子,一邊對觀音婢道,「以前跟著你阿爺在任上,沒事的時候你阿爺就教我下棋打發時間。我下棋不願費心思,你阿爺總是讓我幾個子,我還贏不了。」
「後來幾個孩子大了,就由他們陪著你阿爺下,你二姊和五郎小小年紀,卻總是能贏你阿爺。」
觀音婢笑著回應道,「這下圍棋一是要看天賦,二是要小時候就有高手指導。」
襄陽縣主慢慢往棋笥中撿著棋子,微笑看著觀音婢道,「三娘肯定也精通棋藝。」
觀音婢莞爾笑道,「我會是會些,但卻不怎麼和人下。」
襄陽縣主想了解一下觀音婢的棋藝,說道,「我聽阿爺說過,我們兄弟姊妹當中數二朗的棋藝最精湛,三娘可以和二郎一起下。」
觀音婢小時候曾因為和侄子長孫湛下棋裝輸,差點鬧出誤會,如今面對襄陽縣主,他吸取了那次的教訓。
如果說自已棋藝差,以後襄陽縣主發現實情,會說觀音婢騙她。如果說自己棋藝精湛,又怕襄陽縣主認為她自我吹噓。
觀音婢覺得,最好的辦法,是用自己和李世民下棋的事,給襄陽縣主一個暗示,至於認為她棋藝是高是低,可以讓襄陽縣主自己去想。
觀音婢伸出纖手幫襄陽縣主收拾棋子,柔聲說道,「我六歲時曾和世民阿兄下了半局棋,我倆各下了五十子,沒有分出勝負。」
襄陽縣主停下正在收棋子的手,看著觀音婢,疑惑地問,「為何不接著繼續下?」
觀音婢想起當時的情景,臉上燦爛地一笑,答道,「我的乳孃丁娘子,怕接著下會傷了兩人的和氣。」
襄陽縣主嫣然含笑道,「丁娘子該不是怕爭出個高低,會壞了這對好姻緣吧?」
觀音婢也忍不住笑道,「丁娘子說,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是一個特殊的紀念,會為以後留下個念想。」
襄陽縣主撇撇嘴笑道,「還是大人比小孩子聰明,用一盤沒下完的棋,把你倆拴在了一起。」
萬氏夫人聽了也抿嘴而笑。
從觀音婢的講述中,襄陽縣主已大致感覺到,觀音婢能和李世民下個平局,她的棋藝肯定也不差。
說到了姻緣,觀音婢從棋盤上拿起幾個棋子,在手中來回倒換著,看著襄陽縣主問道,「二姊,可曾想過你以後的姻緣?」
襄陽縣主臉上現出難為情的樣子,當時沒有說話,只是默默低頭撿拾著棋子。
襄陽縣主當初離開夫家,是夫家見李淵造反,怕受這位寡居的兒婦連累,才將她送回孃家,她那時也沒有起過再嫁的念頭。
現在是世易時移,她由叛賊的庶女,變身為襄陽縣主,再嫁的念頭也在心中慢慢萌發。但是這種事怎好主動向外人說出來?心中雖願,卻也不好表態。
觀音婢最會揣度人心,她怎會不知襄陽縣主心中所想?
她看襄陽縣主不說話,就直言道,「二姊不會再想著,找十幾歲的少年郎君吧?」
「世民阿兄認識的人多,可以讓他操一下心,看哪個公侯之家的主母歿了,如今還沒有續絃,我和姨娘一起去求阿爺賜婚。」
襄陽縣主仍然不說話,萬氏夫人卻說道,「那就讓二郎操一下心,但讓你阿爺賜婚卻大可不必,最好還是要你情我願。」
觀音婢道,「就依姨娘,讓世民阿兄去做媒。我就不信,還有人看不上二姊這樣賢良淑德的才女。」
襄陽縣主紅著臉不說話,等於是對觀音婢的建議已經預設。
萬氏夫人看到觀音婢願意為襄陽縣主的終身大事操心,心中充滿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