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雁離開後,李淵看著李世民、觀音婢唉聲嘆氣道,「我等正在籌劃起兵,北邊的劉武周和突厥屢屢生事,著實讓人心煩。」

李世民開導李淵,「阿爺無需為劉武周和突厥襲擾之事煩心,他們如今不敢懸師遠征進犯太原,阿爺暫且將其作為疥癬之疾,先不要理會,一心一意籌劃起兵之事。」

觀音婢笑看著李淵,「阿爺,阿婢以為劉武周兵變卻是上天賜給我們的良機,我有一個想法,可以讓王威、高君雅催著阿爺召集兵力。」

李淵欣然道,「你們來之前,我也正在想在劉武周身上做文章,這下咱們想到了一處,正好一同商議一下,拿出一個可行的辦法。」

接下來,三人各自就起兵之事交換了意見,李淵和李世民、觀音婢,從午後一直商議到深夜,確定了舉兵起事的最終方案。

所有細節確定之後,李淵對著李世民、觀音婢感慨,「從明日開始,我們舉兵起事算是邁出實質性的第一步,最遲下月就要起兵。」

「如今我已是五十有餘,為了起兵那一天,我幾乎是等待了一生。」

「前半生,阿爺我幾無建樹,如今是不鳴則已,一鳴就要驚天動地。」

李世民、觀音婢何嘗不是感慨萬千,他們從幾歲開始刻苦磨練自己,所學、所練不都是在為此做準備嗎?

他們滿懷興奮和激動,期盼著那一天早點到來。

第二日上午,李淵召集在晉陽的文武官員議事。

議事之前,李淵讓留守府記室溫大雅,宣讀了近日屬下郡縣的軍情急報。

官員們聽了議論紛紛,各人沒有定見,有的說要奏報朝廷,等候朝廷詔命;有的說可見機而行,便宜行事。

李淵待他們討論了一番,神色嚴肅地對眾人道,

「目前我最憂心之事,是劉武周僭稱帝號,佔據汾陽宮,將宮人用來賄賂突厥人。我等不能將其剪除,任其肆意妄為,乃是滅族之罪。」

「如今驛路不通,主上尚未遠聞,我等還可僥倖多活幾日。一旦主上知曉汾陽宮遭賊洗劫,一紙詔書到來,我等死期至矣。」

王威、高君雅聽了心中驚懼,對他們來說,李淵作為太原留守死不足惜,但他二人身為副留守也是罪責難逃。

王威向李淵拱手再拜,急切地道,「唐公可有挽救之策?」

李淵無可奈何道,「依太原郡兵力,郡縣皆需防守,可以戒嚴、可以守城,卻無力出兵征討逆賊劉武周。」

副留守高君雅高聲提議道,「依我之見,唐公應帶兵全力剿滅逆賊。」

李淵佯裝無能為力,「向來朝廷用兵,皆有規矩,未有詔命,諸郡不得私自用兵。如今叛賊在數百里之內,江都遠在三千里之外。盜賊割據,驛路不通,即使上奏朝廷,也不知何時能得到朝廷答覆。」

「僅靠這些守城的兵力,去征討強悍的數萬賊兵,無異於以卵擊石。」

高君雅見李淵猶豫不決,抗聲說道,「唐公若怕主上降罪,屬下願領兵出征,代唐公領罪。」

王威也竭力勸道,「唐公乃是貴戚,深得主上信任,如等奏報後行事,恐將貽誤戰機。如唐公出於國家安危考慮,只要能夠掃平逆賊,我等願聽唐公作主。」

李淵仍為難道,「征討逆賊劉武周,需先募集兵丁士卒,李淵實不敢做主。」

王威、高君雅皆道,「我等願與唐公共同擔責,唐公只管下令募集兵丁士卒。」

李淵裝作不得已而為之,「既然諸位皆一心求戰,李淵也當萬死不辭。」

眾官員見李淵終於同意討伐劉武周,無不欣然聽命,支援募集兵丁士卒。

李淵下令,由王威兼任太原郡丞,與晉陽宮監裴寂共同查驗、統計糧草數量,賑濟軍戶、饑民。由高君雅負責巡行城池、檢查守城器械。李淵親自負責兵馬軍械準備、軍機要事決斷和兵士召募。

議事結束,李淵命李世民與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各自募集兵丁士卒,並立即秘密派人赴河東、長安通知李建成、李元吉和柴紹,讓他們早日趕來晉陽。

募兵第一日,李世民便與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招來以前結識的逃卒亡命、博徒輕俠和地痞無賴,讓他們到鄉、裡進行鼓動,以各種理由勸說青壯男丁從軍入伍。

唐儉、武士彠、劉世龍等當地豪強,也安排人私下動員。

各縣亦張帖告示,募集士卒,討伐逆賊劉武周。

適逢四月,正是青黃不接的時節,晉陽城中聚集大量流民,劉文靜與裴寂結合開倉賑濟饑民,對於願意從軍的流民都一一登記造冊。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一八一章 作繭自縛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