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章 反間之計(第2/2頁)
章節報錯
屋外的燈光照進來,能依稀看到李世民臉部的輪廓,他也轉向觀音婢,問道,「你想起何事?」
觀音婢問李世民,「我們前幾日是否說過?眼下要做兩件事,一是勸說父親,二是甄別太原郡的官員。」
那邊李世民答道,「是這樣說過,只是這幾日一直見不到父親。」
觀音婢提議,「見不到父親,就暫且將勸說父親之事放一放。再有幾日就是正旦,我敢肯定,除夕那晚父親定會回到官署。到了那日,你再與父親商議舉兵和救劉文靜出獄之事。」
「這幾日你先試探一下武士彠和劉世龍二人,看能不能收歸已用。如果可行,我們就可以利用他二人,實行反間之計。」
李世民思索了一會兒,答道,「阿婢的想法甚好,如果此計可行,在甄別官員之時,我們會省去不少精力。只是苦了劉文靜,還要讓他在獄中多呆些時日。」
接下來,兩人在暗夜之中,又商量了收附武士彠和劉世龍的辦法,只到外面敲了三鼓,才各自睡去。
第二日上午,李世民讓段志玄約唐儉、武士彠、劉世龍後日到玉泉山狩獵。
隔了一日,唐儉、武士彠、劉世龍都依約前行,眾人於當日上午辰時在晉陽城西門匯合。
李世民帶了丁記坎、段志玄和十名僕從。
唐儉、武士彠、劉世龍三人也都有十幾人隨行。
唐儉是狩獵的行家,牽著犬,架著鷹。
一行五六十人出了晉陽城西門,向北喧喧嚷嚷而行。
雖然是世道很亂,盜匪橫行,但太原郡相比於其它州郡還要安寧許多,晉陽城周圍的農家基本上還能夠安居樂業。
官道兩旁是一望無際的田野,秋季收了粟、梁,大多都種上了小麥,放眼望去有淡淡的青綠。
農人種田不易,李世民給同行的人交代沿官道而行,不要讓馬匹踏了兩旁的莊稼。
行了四五十里,來到玉泉山下,這裡已不再是農田,到處是衰草連天的荒原。
大概是土地貧瘠的緣固,荒原之上的枯草並不是太高,大多地方也就僅僅能夠沒過膝蓋,枯草之中稀稀疏疏散佈著幾叢灌木。
眾人縱犬放鷹,催馬揚鞭賓士於荒原之上,驚起野雉、鷓鴣在草叢中亂飛,野兔、貂狐拼命逃竄。
李世民等人追逐著獵物,馬蹄如風,弓如滿月,盡情展示各自的神妙箭術。
這時,李世民、武士彠並轡而馳,忽見兩隻野兔驚荒逃往三百步外的一個土坡之上,幾個人同時放馬疾追,李世民縱聲笑道,「它們跑不了。」
說著連射兩箭,兩箭幾乎並行飛向正在逃竄的兩隻野兔,李世民話聲剛落,兩隻野兔盡皆中箭栽翻在土坡之上。
武士彠不禁讚道,「二郎,好箭法。」
兩人勒住坐騎,讓僕從去撿拾獵物。
武士彠看著英武灑脫的李世民,見他豪放中透著凜然威儀,心中暗道此子不可小覷,頓時生出敬重之感。
他大李世民二十來歲,閱歷豐富,以前在東都做木材生意時,與楊素、牛宏等朝廷重臣交往頗多,可以說是閱人無數。
武士彠與李世民已交往半年有餘,但是今日他突然發現,李世民凜然威儀中,透著一股正氣,和他對視之時,甚至感覺到有一種懾人的壓迫感。
武士彠放轡行到李世民跟前,發自內心地誇讚,「二郎箭法真是精妙絕倫,絲毫不遜於唐公。」
李世民哪敢將自己和父親相比,忙謙虛道,「世民與父親相比還差得太遠。」
武士彠是識相之人,知道李世民是在謙虛,況且也沒必要將他們父子分出個高低出來,就沒有再多言。
李世民安排此次狩獵的目的,就是要試探一下武士彠和劉世龍兩人,他將馬停下問武士彠,「武將軍時常和家父一起交遊,可知父親近日在做何事?我近幾日有事要見他,他對我也是避而不見。」
武士彠只是鷹揚府中七品的隊正,別看官職不高,但在太原郡卻是首富,能整日和一品國公、從三品的右驍衛將軍李淵廝混在一起,足見他不是一般人。
有一點要交代的是,這個武士彠,就是中國唯一女皇帝武則天的父親。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一六七章 反間之計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