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出色郎君(第1/3頁)
章節報錯
頓氏、崔氏、遊氏的心中,對郎君出征打仗都有難以抹去的陰影。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對於郎君出征打仗,頓氏、崔氏、遊氏仍是心有餘悸。
而今一家人剛剛團聚,才過了幾個月夫妻相守的甜蜜日子,郎君又去出征打仗,她們怎會高興得起來。
觀音婢今日請她們過來的目的,就是要將她們的心結開啟。要不然,在長孫順德、劉弘基、竇琮三人出征塞北的這段日子裡,頓氏、崔氏、遊氏會一直提心吊膽、心神不寧。
觀音婢今日又要勸人,但勸人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
勸人要勸到心裡,這樣才會起到勸人的效果。
長孫順德、劉弘基、竇琮三人臨行前,肯定都和妻子說了無數寬慰的話。
可是他們又如何能讓妻子相信,自己的郎君會平安歸來?
如果他們的妻子,真相信了郎君的話,如今又怎會心事重重?
那麼,觀音婢又有什麼辦法,說到這幾個人的心裡呢?
安置好孩子們,觀音婢將四個人讓到屋裡,幾個人圍著炕幾而坐。
展畫已在炕几上,擺上了杏脯、柿餅、紅棗、葡萄乾四樣乾果。
觀音婢靠窗坐在東面,劉弘基妻子崔氏挨著觀音婢。
炕幾對面,靠窗而坐的是竇琮的妻子游氏,緊挨著是馨兒和長孫順德的妻子頓氏。
觀音婢一邊微笑著向每個人讓著乾果,一邊仔細打量著每個人的神情。
竇琮的妻子游氏手拿一顆紅棗,一邊往外扣著棗核,一邊低頭不語。
馨兒未曾經歷過離別之苦,好像對長孫湛出征並不太在意,她宛如自己也是主人,抓著乾果讓長孫順德的妻子頓氏。
頓氏,溫柔嫻靜,正在和馨兒客氣地謙讓,但她眼圈微腫,顯然是昨日曾經哭過。
劉弘基妻子崔氏年齡稍長,則顯得沉穩持重一些,她在小聲勸頓氏,讓頓氏嘗一嘗馨兒抓過去的葡萄乾。
整個屋裡面悶沉沉的,只聽見馨兒、劉弘基妻子崔氏,和長孫順德的妻子頓氏,在輕聲低語。
竇琮的妻子游氏,扣出了棗核,慢慢啃咬著棗肉。
觀音婢看氣氛沉悶,就想說一些她們感興趣的話題調節一下。
她也拿了一個紅棗,往外扣著棗核,看著她們四人問道,「你們是不是對自己的郎君去打仗很擔心?」
另外四個人都沒有說話,只是看著觀音婢點點頭。
觀音婢又問,「你們知道,劉阿兄、順德阿叔和琮舅來晉陽之前在做何事?」
四個人還是不說話,又同時搖頭看著觀音婢。
觀音婢心道,看來一個個都是抱著葫蘆不開瓢。
她轉過臉對挨著自己的崔氏道,「劉阿兄以前當過盜馬賊。」
又轉向對面的遊氏,「琮舅也當過盜馬賊。」
最後看著頓氏,「順德阿叔當過盜匪。」
四個人聽觀音婢介紹劉弘基、竇琮、長孫順德以前的經歷,都感興趣地看著觀音婢。
觀音婢見她們都露出好奇的神情,就繼續接著往下講。
「劉阿兄和琮舅,以前都是專搶突厥人馬匹的盜馬賊。因為搶馬,兩個人還成了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