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老奸巨猾(第1/3頁)
章節報錯
劉文靜見李世民問裴寂的情況,就將他的情況向李世民作了詳細介紹。
裴寂幼年喪父,由兄長扶養成人,自小讀了些書。因能夠識文斷字,十四歲便任蒲州主簿。作為長官的親吏,他模樣俊美,善解人意,很是討長官喜歡
楊堅篡周立隋以後,裴寂舉了孝廉,被朝廷授了一個八品的左親衛,後來做過侍御史、駕部承務郎。
李淵做衛尉少卿的時候,曾經與裴寂關係很好,他到太原任慰撫大使時,裴寂在晉陽宮任駕部承務郎。
李淵因與裴寂有舊交,就任命他做了晉陽宮宮監。
晉陽宮宮監,實質上只是一個正七品的官。
如果放在長安、洛陽,正七品的官,可以說是芝麻小官。
但是在晉陽城中,正七品的官卻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
在晉陽的官員之中,李淵是從三品。
正四品武賁郎將王威。
從四品武牙郎將高君雅。
正五品官員有鷹揚郎將姜寶誼。
從五品官員有鷹揚副郎將。
正六品官員有騎士、步兵校尉各一人,司馬、司兵、司倉各一人。
晉陽宮宮監裴寂,晉陽縣令劉文靜、石艾縣令殷開山、龍山縣令高斌廉都是正七品。
裴寂本沒有太大的本事,家中也沒有根基,靠巴結奉迎,溜鬚拍馬起家。
這種人極會做官,見了比自己官大的點頭哈腰,很會討長官歡心;見了比自己地位低的頤指氣使,趾高氣揚,連正眼都不看。
裴寂實質上是個奸佞之徒,他做任何事都有他的目的,要考慮能不能從中獲得利益。
裴寂比李淵小四歲,也到了歲暮之年。
做為一個七品官,裴寂可沒有獲取天下至尊之位的痴望,心中惦念的,是能夠在有生之年享受人生,為兒孫們多攢些金錢。他心中所想的,就是在任上多撈些油水。
裴寂整日陪著李淵吃喝玩樂,並不只是為了討好李淵那麼簡單。他是想透過巴結奉迎,從李淵那裡獲得好處。
李淵作為握有五郡官員升黜,和生死大權的討捕使,隨時可以決定裴寂的前途和命運。
晉陽宮宮監是一個肥差,可以呼叫的資源很大。
但是李淵作為討捕使,如果兩袖清風,宮監這個差事油水再多,裴寂也只有看著眼饞的份,不敢動其中分毫。
裴寂要想從晉陽宮中謀利,就要先將李淵餵飽,對裴寂來說,這叫於人方便,於已方便。
他將李淵侍候好了,兩個人就成了拴在一個繩上的螞蚱,出了事誰也跑不了。
對於一般的官員來說,能夠巴結上討捕使的兒子是求之不得之事。
但裴寂老奸巨猾,他卻不這麼想。
裴寂只所以三番五次推託不見李世民,他有自己的考慮。
如今他與李淵的關係,比李淵與兒子們的關係還要親密。
李淵的兒子們不能與李淵說的話,他都能說。所以,他也不用求著李世民幫他說好話,有事他可以直接和李淵說。
裴寂認為,他搭上李世民的關係,對他並沒有好處,只是多了一個花錢的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