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對內院之事,儘量不要插手,要讓她們兩人商量解決。」

「這對她二人來說也是一次歷練。」

「如果事事不放心讓她們去做,何時也不能獨自處置內院事務。」

按照世族之家的規矩,竇氏夫人走後,唐國公府內院中饋本該由鄭觀音掌管。

現在卻交代由鄭觀音和觀音婢共同打理,可見竇氏夫人對鄭觀音不完全放心,想讓觀音婢幫一幫她。

李建成、鄭觀音和觀音婢三人,聽了竇氏夫人的交代,皆點頭應諾。

竇氏夫人又單獨對李建成強調,

「建成,我說的話你可記住?內院之事,你儘量不要插手。」

李建成明白母親的用心,他向竇氏夫人保證,

「阿孃儘管放心,不到萬不得一,我絕不會插手內院之事。」

竇氏夫人點頭嘉許,「建成明白就好。」

諸事安排完畢,兒子、兒婦向李淵、竇氏夫人施禮後告退。

各自回到自己的住處。

李世民陪著觀音婢,兩人一路上都沒有說話。

他知道觀音婢肯定有一肚子話要說。

但外面人多眼雜,即使心中有再多的話,也要等到住處再說。

兩人回到新房,李世民讓奴婢都退到外邊。

觀音婢坐到羅漢床上,看樣子都要快哭了出來。

李世民怕觀音婢想不開,坐到她身邊輕聲安慰。

觀音婢在外面裝得再成熟,但在李世民面前她從不隱藏自己的天性。

在沒有外人的時候,她又成了一個調皮、任性,無話不說的小孩子。

偎在李世民的懷裡,她帶著哭腔責問,

「你是否早就知道,要隨阿爺、阿孃去遼東?」

「提前也不告訴我一聲,聽到這個訊息,我竟無一點心理準備。」

李世民顯出很無辜的樣子,連忙解釋,

「我此前的確不知,如果知道,怎會瞞你?」

「以前我只知道,父親、母親要去遼東。做出這個決定,可能是他們有新的考慮。」

觀音婢聽李世民語氣,像是真不知情,就沒再接著埋怨。

慽慽然說道,「我並非不願你去,阿孃身體不好,確需你去照顧。」

「只是我剛進府幾日,府中之人皆不認識。你走之後,我該如何打發時日。」

李世民見她不再耍小孩子脾氣,笑著問,

「以前你未嫁之時,是如何打發時日?」

觀音婢回答,「以前總是看書。但不知為何?自從嫁過來,再也沒了看書的心思。心裡想的總是你。」

李世民聽觀音婢所言,好像找到了治病良藥,溫聲勸道,

「我走之後,你就天天看書,這樣日子會過得更快。」

「說不定你一本書還沒看完,我就已經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