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權衡利益(第2/4頁)
章節報錯
對於兩個兒子的婚事,李淵讓竇氏夫人和李建成全權安排,屆時他會回去參加婚禮。
至於婚禮的吉期,他建議都定到下年年初。
聽皇上的口氣,明年春天還會次親征遼東,攻打高麗。
有內臣已傳出風聲,為穩軍心,明年隨駕出征官員都要家屬隨行,在涿州安排府邸。
因此,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婚期要定在正月、二月,過了這個時間,李淵和竇氏夫人都要隨駕前往涿州,再選時間不知要推到何時。
接到李淵的來信,竇氏夫人心中稍寬。
她讓李建成給父親回信,說是將照李淵交代辦理。
李建成則另有考慮。
在父母的教育下,作為國公府嫡長子,他自小便有大志,既然父親將承天命,他將來也必將是未來的皇帝。
李建成在遠大志向的激勵下,兼習文武,刻苦用功不下於李世民。
他如今二十多歲,已是文武全才,正當雄姿英發之時,心中有大事,胸中有全域性。
李建成對於朝局之事極為關注,做每一件事都會權衡利弊得失。
自楊廣徵討遼東以來,民怨四起,亂象已生,李建成與父親商議,認為舉事時機將到。
他已開始籠絡賢能,收納亡命之徒,為將來成就大業作準備。
遼東兵敗,更讓他堅定了在隋將要滅亡的信念。
李建成認為當務之急是加快培植勢力,到時才能一呼百應。
因此他把幾個兄弟的婚姻,都當作籠絡世族大家的籌碼。
想用聯姻的方式,穩住一方勢力。
對李世民與觀音婢的婚事,他已不再看好。
李建成認為,長孫晟和長孫熾去世以後,長孫家族在朝中已不是重要力量。
這樁婚姻已沒有太大的利用價值。
他在給李淵的信中,建議為李世民再選良配,女方最好是朝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世族大家。
至於說違背婚約之事,李建成在信中對父親言道,我等父子為成大業已拼上身家性命,又何必看重一紙婚約,一旦事成,將來把長孫氏納為世民側室,天下誰人又敢置喙?
寫好書信,李建成招來最為信任之人,將寫給李淵的書信縫於袍內夾層,再三交代要小心從事,然後乘快馬馳奔東都洛陽。
李世民聽說父親隨駕返回東都洛陽,讓人捎回了書信,即到上房去見母親。
竇氏夫人正坐在羅漢床上,和貼身侍婢嘮閒話,見李世民來到,知他要打聽父親的訊息,就讓婢女們退下,守在門外。
李世民進屋之後向母親行禮問安,竇氏夫人讓他在羅漢床下首坐下。
他脫鞋上了羅漢床,跽坐於几案對面,問母親竇氏夫人,
「阿孃,聽說阿爺已回東都洛陽,讓人捎回了書信,不知所說為何?」
竇氏夫人眼中放出光彩,微笑看著兒子,似有所指地道:
「看你和大郎一個比一個操心,也不知是惦記你阿爺,還是想著其它事情?」
李世民和李建成明年要成婚的事,在家長之中已不是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