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兒婦全部到齊。

廳中靜寂,喘息可聞,眾人皆不言語。

長孫敞神色嚴肅,高秋娘面露微笑。

兒女、兒婦皆屏息端坐。

長孫敞注視眾人,從几案上取過一本手摺。

沉聲說道:「二兄去世兩年有餘,年前孝期已滿。二嫂以為,行布、恆安、安業皆已成家多年,多年來兒子、兒婦皆事父母至孝,無有怨言。如今孝期已滿,當令各房分過,各立門戶。」

「此前,二嫂已曾徵求過各位賢侄、侄婦意見,爾等皆說遵母命而行。」

「今日,我作為叔父,受二嫂所託,主持分家事宜。且請來叱幹、高家兩位舅父公證。」

停了一停,長孫敞問道:「各位賢侄、侄婦,對此事可有異議?」

長孫無逸、長孫無憲道:「謹遵叔父、母親和兩位舅父所命。」

其餘幾人皆頓首,表示沒有異議。

長孫敞又看了一下眾人,「下面,我先將分家的原則講一下。」

「按照二兄遺囑,幼女觀音婢未嫁,留足陪嫁,其餘田宅、家產,四子平分。」

「宅院五處。長安城西二十里鋪別院充作觀音婢陪嫁。長安城南莊園、新豐老莊、洛陽舊宅、長安府邸四處宅院,四子各分一處。」

「田產均分,田產儘量劃給最近的宅院。洛陽和新豐田多,留足本地宅院,多出部分劃歸長安府邸。」

「個戶、家奴僮婢,除長安府邸外,人隨地走。長安府䣌僮僕奴婢,各房現有人等各歸各房。其餘人等,與其它三院加總後均分,據不同情況補齊不足部分。」

「傢俱什物,各房所有仍歸各房。其餘部分,各院劃歸各院。」

「以上各項,皆已列好清單。二位舅父和各位賢侄、侄婦,可詳細審看,如無異議,再定各房所分何處。」

長孫敞講完,對長孫無忌道:「輔機,你將清單拿與兩位舅父,和各位兄嫂傳看。」

長孫無忌站起,走到長孫敞近前,恭恭敬敬接過手摺。

轉過身走到叱幹宏基面前,又恭恭敬敬地將手摺遞給叱幹宏基審看。

叱幹宏基一一仔細看過,將手摺遞給高儉。

然後,長孫無逸、長孫無憲和甄氏也一一仔細看過。

最後,長孫無忌從甄氏手中接過手摺,恭恭敬敬地送回長孫敞手中。

長孫敞見各人看過,問道:「對此析產之法,兩位世兄和賢侄、侄婦,可有意見?」

叱幹宏基道:「考慮得十分周全,愚兄並無異議。」

其餘各人,也表示並無意見。

長孫敞徵求過各人意見,接著道:

「如果皆無意見,可見此析產之法公平可行。」

「在我說各宅院歸屬之前,仍可再議。」

「請兩位世兄和各位賢侄、侄婦再考慮一下,是否還有不妥之處。」

「如無不妥,我宣佈各宅院歸屬之後,各位再提任何意見將都不予採納。」

眾人皆道,再無異議。

長孫敞見無人發表不同間見,接著道:「下面,我宣佈各宅院和田產的歸屬。」

「長安城南莊園分予長子長孫無乃、洛陽舊宅分予次子長孫無逸、長安府邸分予三子長孫無憲、新豐老莊分予長孫無忌。析產之法已經公證人及諸子同意,不得再行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