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底,為長孫晟守孝的期限已滿。

舉行了除服儀式之後,長孫無忌從墓園搬回府中。

長孫將軍府的男女老幼,沒有了守孝禮儀的約束,都回歸到正常的生活狀態之中。

高秋娘已就分家的事,徵求過幾個繼子、兒婦的意見。

他們都說聽高秋娘的主意,母親說分就分。

如果母親說還在一起過,就還一起過。

事實上,分不分家,只有高秋娘有決定權。

如果高秋娘不願分,誰鬧著要分家,就是不孝之罪。

為了免得繼子、兒婦們猜來猜去,高秋娘明確告訴他們,她心中已經定了要各自分開來過。

這樣他們就可以各立門戶,自己當家做主,少了些約束。

不住在一起,相互之間就會少些磕磕碰碰。

一年之中,全家人聚上幾次反而更親近一些。

高秋娘的打算是,一大家子在一起歡歡喜喜過個團圓年,等出了正月就說分家的事。

有了高秋娘的準確話,繼子、兒婦們心裡都安定了不少。

過了初一,就是初二,這是出嫁的女兒回孃家省親的日子。

由於守孝,高秋娘和三個兒媳,已有兩年沒有回孃家了。

三個兒婦因為自家女兒要來,只得把自己回孃家省親的日子,推到正月初四。

其他人放下不說,專說一下賀蘭氏。

初四那日,賀蘭氏回到孃家,母親賀蘭夫人便問起了長孫將軍府分家之事。

兩年多沒回孃家,賀蘭夫人見了女兒有說不完的話。

賀蘭氏抱著胡娘,坐在上房羅漢床上,一邊逗弄孩子,一邊和賀蘭夫人聊這兩年來發生的一些事情。

說著說著,就把話題扯到了分家的事情上。

賀蘭夫人問賀蘭氏,「你們府上分家,有個什麼說法沒有?」

賀蘭氏就將高秋娘的想法講給賀蘭夫人,

「郎君的繼母已經說了,家宅田產他們兄弟四人平分,絕對做到不偏不向。」

「朝廷的律法有規定,分家產時嫡庶要一視同仁。」

「到時候三叔、叱幹舅父和高家舅父,都要作個見證。」

因長孫無憲沒有承嗣的事,賀蘭夫人對高秋娘早就不滿,她忿忿說道:

「我看高氏這個婦人,就沒有安好心。」

「公然奪了三郎的承嗣之權。這是在羞辱你們夫妻二人。」

賀蘭氏並沒有順著母親的話說,卻反而維護高秋娘,

「阿孃有所不知,前幾年郎君就是不上進,整日喝酒,連我都覺得他不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