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多年來,長孫一族經歷四朝,卻長盛不衰,在洛陽、長安兩地辛苦經營,紮下穩固的根基。

整個家族家宅、田產無數,在長孫家族擁有的土地上,附著的府兵、個戶不可勝數。

族內長者一呼,不僅是百應,而是上萬人,乃至十萬人。

長孫家族素來注重青年才俊的培養,每一代都是人才倍出,朝堂之上長孫家族都有重臣擔綱。

上一代僅長孫兕這一支,其三個兒子,就有戶部尚書長孫熾、右驍衛將軍長孫晟兩個三品官員,三子長孫敞如今也是四品右衛郎將。

青年後輩之中,雖仍無人身擔朝廷重任,但也是人才濟濟。

長孫無乃戰死,長孫無逸年紀輕輕,已是五品的鷹揚郎將。

長孫無忌、長孫順德、長孫湛等後起之秀將來的前途都不可限量。

這兩年來,李世民、長孫順德幾個人,在城南莊園刻苦練武、讀書。

丁佔魁為了讓自己的孫子丁記坎多與這些青年才俊結交,也經常帶他到城南莊園。

一方面,可以讓丁記坎與其他幾個孩子切磋一下武藝。

另一方面,他始終銘記長孫晟的恩德,長孫晟已經不在,他想指導長孫晟後輩練習武功,算是對長孫晟的報答。

經過苦練和名師指導,幾個人都已是弓馬嫻熟,臂力大增。

長孫順德雙臂已有五百斤力氣,輕鬆拉開三石弓,飛馬遠射,二百步外箭箭中的。

李世民、長孫湛、丁記坎雙臂亦不下三百斤力氣,騎射技能也是萬里挑一,一百五十步外能力斃來敵。

其他幾人稍遜一些,長孫鴻練武年齡太晚,長孫漸、長孫無傲、長孫清年紀尚輕,但這幾人也都能輕鬆拉開一百二十斤弓,與軍中弓手相比也可勢均力敵。

看到幾個年輕人取得的進步,丁佔魁心中萬分欣喜。

但是,有一件事卻讓他作了難。

長孫晟說過,「遠戰用弓,近戰用槊」。

可是,這馬槊是北方騎戰使用的武器。

丁佔魁本是南人,打仗多步戰、水戰,近戰武器多是用刀,對於馬槊如何使用他幾乎是一竅不通。

馬槊,是重型的騎兵武器,其形如劍,刃長三尺。

與劍所不同的是:馬槊有八個面,中間是實心,其鋒具有破甲稜。

簡單來說,這馬槊其實就是,像劍一樣的,帶稜尖刺兒。

能砸、能劈、能刺,是對付重灌騎兵的利器。

普通的魚鱗鎖子甲、鐵圜甲、明光鎧,在有破甲稜的馬槊之下,一擊而破。

馬槊興起於騎兵為主的戰爭朝代。

自魏晉以來,騎兵是爭霸天下的決定性力量。

到北朝時期,佩有裝甲的重灌騎兵達到發展高峰,而對付重灌騎兵的最有效武器,就是馬槊。

從北魏、北齊、北周,到隋朝,如果衝鋒陷陣的將軍不會使用馬槊,就不敢說會打仗。

長孫晟在世時,由於李世民等人年齡還小,力氣不足,就沒有傳授他們使用馬槊的技能。

而今長孫晟不在了,給丁佔魁留下了一個難題。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八十三章 亂世初現 英雄未出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