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婢剛從《本經陰符七術》之中鑽出,又一頭扎進《鬼谷子》之中。

《鬼谷子》是鬼谷先生王詡傳世不朽之作,蘇秦、張儀皆仗此書縱橫戰國,名揚千古。憑此書習得絕技,成名於戰國者,不下五百人。

為防有人攜此書之技攪擾天下,後世許多朝代將其列為禁書。

由此可見,此書之神奇,其技之威力。

《鬼谷子》傳世十一篇,乃說服、遊說、馭人之術。

在一般人的想像中,認為說服、遊說,少則是洋洋千言,多則是整日長談。

實則是,說服和遊說在人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大多隻是寥寥數言。

不妨來看兩句經典。

此是其一:

君王端坐朝堂之上,面對臣下道:「有忤逆者,朕誅你九族。」

此言一出,殿下臣工,無不噤若寒蟬。

短短只有九字,但振聾發聵。

我就問你服不服?有敢不服者嗎?

用鬼谷先生的話說,這叫「言惡,以終其謀。」

說出嚴重的後果,讓人不敢做某事。

再舉一例:

王公貴胄對一美女,言道:「如你嫁我,保你享盡天下榮華。」

言語不多,誘惑甚巨。

試問這位美女,你動心不動心?

用鬼谷先生的話說,這叫「言善,以始其事。」

丟擲誘人的香餌,讓人心甘情願去做某事。

鬼谷先生用簡短易懂的文字,揭示了說服、遊說、馭人的本質。

觀音婢拿到此書,再一次進入如飢似渴,物我兩忘之境。

時光荏苒,秋去冬來。

人生亦如草本,有盛有衰。

值此時節,長孫家族又傳來不幸的訊息。

長孫熾重病不治。

長孫晟去世剛剛一年,長孫熾也撒手而去。

兩年之內,支撐長孫家族的兩根巨柱,盡皆轟然倒塌。

全族含悲,老幼婦孺垂泣。

長孫無忌、長孫無傲、長孫湛等人作為晚輩,都從城南莊園返回,參加長孫熾的喪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