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記起,鬼谷先生曾說,修身養性乃做人成功之要。

只是當時,他將全部精力投注於權謀、韜略,無心細讀此書。

今日想來,自己屢屢遇挫,或因與未參透此書有關。

從此,蘇秦苦研《本經陰符七術》,晝夜不輟,頭懸樑,錐刺骨。

歷經一年,自己感覺受益匪淺,躊躇滿志道:「現在可以說服天下的君主了。」

蘇秦再次離家,遊說各國君主。

先見周顯王,顯王不相信他。

又西至秦國,惠王不願使用他提出的方略。

又東到趙國,趙肅侯之弟奉陽君專權,對他不予理睬。

最後去燕國,等了一年多才見到燕文侯。

燕文侯告訴蘇秦,「你的方略很好,但燕國太小,西迫強趙,南近強齊。」

「你如能讓趙、齊與燕交好,我讓整個燕國都聽從於你。」

於是燕文侯資助蘇秦車馬金帛,到趙國遊說。

當時奉陽君已死,蘇秦得見趙肅侯。

趙肅侯欣賞蘇秦的計謀,給他派車駕百乘,攜黃金千溢,白璧百雙,錦繡千純,去聯絡它國諸侯。

最終合縱事成,蘇奏兼佩六國相印,令秦國十五年不敢東出函谷。

高秋娘將故事講完,說道:

「蘇秦最後之所以功成,就是參透了《本經陰符七術》。」

觀音婢雙手支頤,目注母親,靜靜地傾聽。

聽高秋娘講完蘇秦的故事,越發覺得《本經陰符七術》的神奇。

她巴不得立即翻看此書,想看看裡面到底寫些什麼東西。

觀音婢再次從書匣中,取出《本經陰符七術》,對高秋娘道:「我現在就要研習。」

高秋娘笑著激她,「別看你現在滿腔熱情,說不定過不了兩日,你看到此書就會頭痛。」

觀音婢撒嬌,不依高秋娘,「阿孃又小看阿婢,我才不會如你說的那樣不堪。」

從此,觀音婢開始研習《本經陰符七術》,日日沉溺於書中。

開始確如高秋娘所說,她翻開此書,真的是隻識其字,不知其意。

但觀音婢是一個能靜下心來,專注於鑽研的女孩子。

她找來一部《說文解字》,遇到不懂的文字,就透過《說文解字》查詢其真正的涵意。

觀音婢將自己關在翰墨齋,專心苦讀。

府中再也聽不到,她的嘻鬧和笑聲。

觀音婢在翰墨齋一心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