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殮已成,經方士卜筮確定葬期,長孫晟棺槨需在府中停放十八日再行安葬。

行完葬禮,進入守孝期。

長孫無忌作為承嗣嫡子,到長安城南小陵原長孫家族墓園,在長孫晟墓旁搭棚守孝,孝期三年。

長孫無逸丁憂在家,也在自己院內搭設草棚,在棚中居住。

甄氏、庫氏都從正房搬出,住進耳房。

長孫無憲夫婦聽說,長房、二房都按守孝的要求安排生活起居,為防落下不孝之名,也照長房、二房而行。

隋朝禮制,穿孝服不得出入公門,官員父母亡故,需丁憂三年,就是要請假三年,在家守孝。

長孫無忌臨去墓園守孝之前,就將外院的掌家之權,交與長孫無逸代管。

這樣長孫將軍府形成長孫無逸代管外院,甄氏代管內院的局面。

長孫無憲夫婦雖然心中不滿,但懾於長孫熾的壓服,也不敢有怨言顯示出來。

所以,自開始守孝以來,整個長孫將軍府還算相安無事。

守孝期間不能出門,觀音婢就在府裡跟著高秋娘讀書、寫字。

長孫晟病重之時,觀音婢就已知道她和李世民有了婚約,還聽說父親留下一些書,作為自己的嫁妝。

她很好奇,到底是什麼書這麼貴重,父親在病重之時,還記掛著交代要留給自己。

有一日,她實在憋不住,就問高秋娘:

「聽阿爺說,有一些書要給我作為嫁妝,不知都是何書?能否讓我先看一下?」

高秋娘笑著道:「你問這做什麼?都是你看不懂的,是留著你出嫁以後,讓世民看的。」

觀音婢鬧著撒嬌,「不管懂不懂,我看一下又何妨?」

高秋娘見她執意要看,就到正房,取回一個紫檀書匣,放在羅漢床的几案上。

觀音婢迫不及待開啟書匣,見裡面放著十來本已經放得發黃的書籍。

她將書取出,有《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孫子兵法》、《尉繚子》、《孫子算經》,還有《邊塞札記》五卷。

高秋娘在旁邊一本本翻看,邊看邊道:「《孫子兵法》、《尉繚子》、《孫子算經》是用兵打仗用的。」

「《邊塞札記》是你阿爺親手所書,都是在北疆時用兵,以及平定突厥的例項和心得。」

「這《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則是兩部奇書,由戰國謀略家鬼谷先生王詡所著,是用謀和修身的寶典。」

觀音婢聽高秋娘介紹完,說道:「用兵打仗的書我不看,我最愛看奇書,看它奇在何處?」

高秋娘呵呵笑道:「你一個小孩子,就不要白廢功夫,許多人窮其一生研究這兩本書,甚至都無法窺其堂奧。」

觀音婢不信,「難道真有這麼難?」

高秋娘堅定地點點頭,「真難!」

觀音婢仰著臉,看著母親,問道:「阿孃可曾看過?」

高秋娘回憶起以前往事,「看過。你阿爺不在家時,我曾在這兩本書上,耗費了半年時間。」

「結果是隻識其字,不知其意。還好,後來你阿爺返家,經他點撥,我才恍然而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