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前路艱險(第1/4頁)
章節報錯
長孫晟病重多日,終於不治而逝。
對於全家人來說,心理上已有所準備。
即使是這樣,當他真正永遠離去時,每個人依然無法抑制悲痛的心情。
觀音婢還不能完全明白死亡意味著什麼。
當長孫晟停止呼吸的那一刻,看到母親和兄長們失聲痛哭,觀音婢無法止住自己的淚水。
因為要為長孫晟擦洗身子,穿上壽衣,長孫熾勸說女眷們先離開上房。
甄氏和庫氏攙扶著高秋娘,來到東耳房。
觀音婢由賀蘭氏領著跟在身後。
到了屋裡,甄氏拿了個迎枕放在床頭,服侍高秋娘靠著迎枕在床上躺下。
安置好高秋娘,甄氏妯娌三人和觀音婢則在靠窗的羅漢床上靜靜坐下。
稍歇了一會,高秋娘的心緒才漸漸平復了下來。
她需要讓自己迴歸冷靜。
失去了長孫晟的依傍,高秋娘預感到前路艱險。
在以後的日子裡,考驗會一個個接踵而來。
她必需要靜下心來,認真思考接下來要面對的許多問題。
高秋娘十三歲嫁入長孫將軍府。
雖然說和長孫晟相差三十歲,但是兩人夫妻之間感情深厚。
長孫晟給了高秋娘無盡的關愛與呵護。
他讓高秋娘在這個關係複雜的家裡站穩了腳跟,給了她最強有力的依靠與保護。
如今,長孫晟與高秋娘已是陰陽兩隔。
以後的千斤重擔,都將落在高秋娘這柔弱的肩上。
如何應對長孫無憲的挑戰?
如何應對以後的分家析產?
如何教育好一雙兒女?等等,都是高秋娘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斜靠在床上的高秋娘,雙眼微閉,看似平靜,內心卻經歷著複雜的鬥爭與掙扎。
在這個關鍵時刻,高秋娘有許多事,想和大伯長孫熾商議。
院子裡亂哄哄的,人來人往。
竟然沒有一處清靜的地方,可以談論涉及長孫將軍府前途命運之事。
長孫熾作為大伯,不便進入高秋娘居住的東耳房。
高秋娘作為長孫晟的遺孀,從禮儀規距上來說,不能離開內院。
可是,高秋娘確實有許多重要的話,要和長孫熾說,這著實讓她作了難。
┄┄
上房內,小殮已經完畢。
所謂小殮,就是為死者穿好喪衣。
上房院內,肖總管正在指使僮僕們擺設靈堂、搭建靈棚,準備迎候第二日親朋故舊、長孫晟的官場同僚前來弔唁。
長孫熾、長孫敞將長孫無憲、長孫無逸、長孫無忌三兄弟,喊至內院前廳,商量葬儀有關事宜。
長孫熾、長孫敞分左右坐在在前廳正中榻上,長孫無憲三兄弟跽坐於廳中兩側。
長孫熾看了看三人,安排眼下最緊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