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禍起西巡(第1/4頁)
章節報錯
夏天過去,又是秋來。
進入九月,就是深秋。
早晚的天氣已有幾分寒意。
豆、谷皆已收割,但還沒有來得及全部脫粒。
一垛垛整齊堆放在打穀場上。
個戶們要做到將糧食顆粒歸倉,還有一段時間要忙。
霜降將近,城南莊園道路兩邊的豆槐,葉子落了大半。
餘下的那些,也好像弱不禁風的樣子,在冷風中顫抖著。
它們使盡最大的力氣,攀附著葉莖。
即使這樣,也隨時有可能被卷下枝頭。
看著這些黃葉的無助,不禁令人感嘆生命的無常。
曾經多麼鮮活的生命,最後終歸免不了,隨風飄散的命運。
有人說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為來年的蔥蘢留下希望的種子。
有人說秋天是蕭殺的季節,它讓生機盎然的色彩變得衰敗凋零。
草木榮枯,本身就是生命新陳代謝的迴圈,是大自然亙古不變的樂章。
卻被文人墨客們,賦於太多的情感在裡面。
對於八歲的觀音婢來說,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紀。
她認為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的美好。
有父母的呵護,兄長的關愛,奴婢的照顧,觀音婢每日都沉浸在快樂中。
長孫晟離家已四月有餘,好長時間不見,觀音婢還真是十分想念自己的父親。
這一日,高秋娘正在內院前廳,陪觀音婢、迦羅和馨兒讀書。
采薇來報,長孫將軍府總管肖長喜,從京城趕來有要事求見。
高秋娘讓觀音婢等人,先回內院上房。
她和丁娘子讓肖長喜到前廳回話。
肖長喜走後,高秋娘就讓采薇,到外院請來高儉和丁佔魁。
也不知何事,幾人商量了將近一個時辰。
商議過後,高秋娘吩咐采薇,去喊長孫無忌、李世民等人。
讓玉菡喊來觀音婢、迦羅和馨兒。
長孫無忌、李世民和觀音婢等人到前廳,由於高儉、丁佔魁和丁娘子三人在座,高秋娘就沒讓他們坐下。
高秋娘臉色有點凝重,也不見了平時經常掛在臉上的笑容。
長孫無忌見母親神色異於往日,便關切地問,
「阿孃,喚孩兒們過來,可有要事吩咐?」
高秋娘發覺自己有點失態,忙整了整面容,緩聲說道,
「你阿爺讓人送回書信,皇帝車駕將於近日返京,你阿爺將隨駕返回。」
「我今日離開莊園,先行回府,有些事要提前安置一下,然後於府中迎候於他。」
孩子們一個個叉手站立。
他們心中都不免疑惑,長孫晟久別回京,對於全家來說,應該是高興的事情。
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高秋娘卻並沒有顯出高興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