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婢妹妹,順德阿叔也是好意。」

「如今我等皆已熟練掌握十丈箭靶的練習技巧,確需增加箭靶的距離,才會提高練習效果。」

李世民的話,使尷尬的局面得以緩解,等於是幫長孫順德解了圍。

他接著說道:「要不我們這樣,不妨先射二十丈試試。」

「然後再根據各自的情況,能射二十丈的,以後在練習時,就將靶距高為二十丈。」

「不能射二十丈的,以後在練習時,就將靶距設為十五丈。」

對於李世民的提議,幾個孩子都深表贊同。

這幾日,一直射十丈箭靶,每個人都是百發百中,而且次次射中靶心。

再這樣練,確實不利於提高練習效果。

長孫順德見李世民的提議,得到眾人認可,心中有些落寞。

但不管怎樣,他還是幫自己解了圍,沒有讓自己過分難看。

他對李世民的好感也增加了一點。

觀音婢見李世民同意射二十丈,就吩咐家僕去移箭靶。

箭靶重新擺好。

長孫順德似乎不再願意出面組織。

李世民也不方便出面組織。

暫時出現了沒有首腦的局面,沒人出面組織下一步的行動。

觀音婢對李世民道:「世民阿兄,你們可以開始了,由誰先射?」

李世民道:「還按剛才的順序吧,由無傲先射,還是每人射三箭。」

說完,李世民轉向長孫順德,徵求他的意見:「順德阿叔,你看這樣行嗎?」

長孫順德點頭道:「好的。」

這個短暫的過程,其實是一個非常微妙的過程。

在有意無意之間,完成了主導權的悄悄轉移。

上一場比試,是長孫順德發起,牽頭組織,制定規則。

這一場比試,李世民在觀音婢的協助下,在不知不覺中,接管了現場主導權。

由他說出比試規則,並得到了長孫順德的認同。

長孫無傲年齡最小,根本拉不滿弓。

射箭的時候,姿勢都變了形,使出吃奶的力氣射出三箭。

三隻箭都沒有達到二十丈的距離。

三箭射完,長孫無傲嘻嘻笑著對眾人道:「我已經盡力了。」

下一個輪到李世民來射。

他走上前,靜靜站好。

目注箭靶,左手執弓,右手取箭搭在弦上。

吸氣、屏息、拉弓、瞄準、發射,每個步驟都有條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