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往往都急於求成。

雖說長孫晟是文武全才,一代名將,但他一樣不能免俗。

觀音婢剛剛六歲,就讓她來聽家族責任、前途、命運的訓示,未免顯得有點過早。

對長孫晟所說的話,她似懂非懂,就問道:

「阿爺,啥是前途和命運呀?」

長孫晟倒是挺有耐心。

他想透過一種淺顯易懂的方式,讓觀音婢對自己所說的話題有所理解。

長孫晟思索了一下,道:

「就好比,我們兩家要合力,和別人下一盤棋,你說咱們是想輸呢,還是想贏?」

觀音婢道:「當然想贏呀。」

長孫晟道:「那以後這盤棋,就由你們三個人與別人下。或輸或贏,就看你們三人的本領。」

觀音婢茫然道:「我們與誰下呀?」

長孫晟道:「與誰下這盤棋,由你世民阿兄來定。」

「要一局一局下,要與不同的人下,但是每一局都要贏。」

「你以後要聽世民阿兄和四兄的話,他們會慢慢告訴你,每一個對手是誰。」

長孫晟知道,觀音婢還小,一時也和她說不明白。

只有讓她,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地去領悟。

他轉而對長孫無忌道:

「無忌,你年齡已經不小,跟著舅父也讀了不少書,應該知道世事如棋,我們是在下一盤大棋,你明白嗎?」

長孫無忌點頭道:「無忌明白。」

「就是說,我們長孫將軍府和唐國公府,以後要面對不同的對手。」

「我們要共同努力,去戰勝他們。」

長孫晟見長孫無忌,基本上能領會自己的意思,心中很是欣慰。

他接著說道:「你們如今年齡還小,暫且先不要問將來的對手是誰,重要的是先練好本領。」

「就像學圍棋,要先學會打譜。先看別的高手是怎麼下的,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來提高自己的應對能力。」

長孫無忌和李世民,都認真聽長孫晟說。

不時點頭,表示明白長孫晟的意思。

觀音婢心中想的,仍然是如何下棋。.

長孫晟找三人談話的目的,無非是想讓他們明白,讀書、練武的重要性。

但如果講得深奧難懂,他們三個小孩子就難以理解。

講了等於沒講。

長孫晟只有採用打比方、舉例子的方法。

由淺入深,加以啟發。

長孫晟問道:「如果以後,讓你們像我一樣,帶兵去平定突厥。」

「你們是否有信心?」

李世民信心滿滿地道:「只要伯父傳授我們武藝、兵法、謀略。」

「我們學成之後,應該能像伯父一樣戰無不勝。」

長孫晟點頭道:「如果面對,比突厥更強大的軍隊,你們又如何戰勝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