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奢龍之技(第2/3頁)
章節報錯
站起身子,搬起腳旁的矮榻,走過去放在几案的左側,然後正襟跽坐。
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實際上有很多訣竅。
如果一個身份高的人讓你靠近他,說明他信任你,對你沒有防備。
三尺之內,是親密交往的距離,這樣方便低聲交談。
說話聲音越小,兩個人的心靈,就靠得越近。
孩子撒嬌,往往是偎在長輩的懷裡,聲音也往往是從嗓子眼裡哼哼出來的,小得只有兩人能夠聽到。
而撒潑的孩子,則會掙脫長輩的懷抱,故意和長輩拉開一定的距離,然後才開始大聲哭鬧。
這就是人與人交往時,距離大小和聲音高低,所蘊藏的奧秘。
長孫晟見李世民坐下,放低聲音溫和地問道:
「世民,你給我說說,昨天所說的志向,是發自內心呢?還是從書上看到的?」
李世民道:「是世民心中所想,有感而發。」
然後,坐直身子,振振有詞道:「楊廣殘暴,弒父登基,殘害兄妹,驕奢Yin逸。大興土木,致地方官吏廣徵勞役,無數百姓死無定所。似此等君王,與桀紂何異?有德之人,當可取而代之。」
長孫晟見李世民說得慷慨激昂,心中亦暗暗稱讚,接著說道:
「你所言雖是實情,但如今年紀尚幼,又怎能承擔起,這改天換地的大任?你所說的有德之人又在哪裡?」
李世民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似乎在思索,該不該將一些事情況告訴長孫晟。
長孫晟看他為難,於是溫言說道:「世民,唐國公將你託付給我,是對我的信任。你也不必有所顧慮。」
「在教你技能之前,我不得不瞭解,什麼對你有用。」
「你若只想為將,我便教你弓馬騎射。」
「若想為帥,我便教你統率三軍之術。」
「若想為天下之主,我則有屠龍之技。只看你願學哪個?」
為了誘使李世民說出實話,長孫晟不得不加大誘餌的分量。
他有天下第一奇謀之稱,李世民畢竟年幼,怎能逃得出長孫晟的算計?
李世民急不可耐地說道:「我願學奢龍之技。」
長孫晟看到李世將將要上鉤,故作為難道:
「奢龍之技,不能輕易相傳。」
「如果所授非人,將會害人害己,會為你我兩個家族,引來滅門之禍。你可知其中厲害?」
「因此,在傳授此技之前,我必知你心中全部所想,不能有任何隱瞞。」
「如你認為我可以信任,儘管如實相告。如還有所顧慮,我也不作強求。」
這些天來,李世民在和高秋娘、長孫無忌、觀音婢的交往中,已經產生深深好感。
對於長孫晟,他雖然接觸還不多,但父親能把自己放心地託付給他,自然是父親非常信賴之人。
於是,他便放下心防,決定如實相告。
李世民道:「父親文武全才,素有大志,但文帝和楊廣皆不重用。」
「如今見楊廣無道,父親便有了為民請命、除惡衛道的想法。」
「母親生為周室後裔,不恥楊堅篡周自立。自小便有為舅氏復仇之志,重新奪回失去的江山,是母親畢生所願。」
長孫晟認真傾聽,感覺李世民所說確是實情,看來李淵夫婦早就在暗中謀劃了。
說完父母所想,李世民轉而說到自己:
「我雖也有滅隋之志,但卻與父母所想不同。」
「他們想的,並非是天下的百姓,摻雜更多的是個人恩怨。」
「世民則想,不負濟世安民之初衷,要造福天下萬千百姓,想做一個流芳後世的聖明君王。」
長孫晟微微頷首,對李世民所說表示讚許,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