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尋求真相(第3/3頁)
章節報錯
看來,李家早有謀劃,只等待時而動了。
現在缺的可能就是民心。
一旦民心思變,李淵在京畿一呼百應。
旬日之間,組起數萬大軍亦非難事。
長孫晟將自己的想法,說與夫人。
高秋娘問長孫晟:“難道這一切,楊廣不曾起疑?”
長孫晟道:“楊廣的心思,如今哪會在這上面?”
“他已被身邊那幫奸佞小人所惑,沉迷在太平盛世的假象裡。他以為天下一統,萬民歸心,卻不知百姓苦於徭賦,怨聲載道。”
“再說唐國公李淵,向來低調,無職無權,楊廣怎麼也不會懷疑到他的身上。說不定再過數年,楊廣發現身邊無可託付之人,還會想起這位表弟,而委以重任。”
聽長孫晟一番分析,高秋娘不免憂心起來,她道:
“倘如夫君所言,阿婢和世民已有婚約,我家豈不是,綁在了李家這輛戰車之上?”
“如若事敗,這可是滅族之罪。”
長孫晟安慰道:“娘子不必多慮。我觀世民,並非早夭之相,倒是楊廣,時日恐將不多。”
“在此大變將起之時,能與唐國公府聯合,或許不是壞事。假使李淵早有所圖,定然不會輕舉妄動,也不會急於一時。”
長孫晟已經想好,這幾日他要好好和李世民談一下。
他要摸清李淵的真實打算。
即使李世民不一定知道李淵的真實想法,長孫晟也想從他談話的蛛絲馬跡中,找出些真相來。
如果李淵真有奪取天下之心。
長孫晟認為,他可以暗中幫其謀劃,並將自己所學、所悟,傾囊授予李世民。
一百多年來,長孫家族能夠數代榮昌,經歷四朝依然不倒,審時度勢是其不傳之秘。
李淵將李世民交給長孫晟調教,是思慮再三做出的決定。
他欣賞長孫晟的真才實學,不但箭術無雙,而且智計百出,包括楊廣都對長孫晟青睞有加。
李淵深知,長孫晟有屠龍之術和偷天換日之謀。
他經略北疆二十載,扶持啟民可汗,將突厥最弱的一方勢力,培養成最強的一方。
然後,依靠啟民可汗,掃除其它突厥勢力,一統突厥。使隋朝北疆得以平定,不再受到突厥的襲擾。
李淵想讓李世民學到的,不只是長孫晟的箭術,而是他那神出鬼沒的計謀。
觀音婢和李世民有了婚約。
長孫將軍府和唐國公府的榮辱已連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樣不由長孫晟不幫助李世民和唐國公府。
從剛一開始,李淵步步都在算計。
他沒想到,長孫晟會這麼快會看透他的心機。
長孫晟對夫人道:“我近日會試探一下世民,看能不能從他身上,發現李淵的真實動機。”
“如果真如我們所料,那麼對於阿婢的培養,就不能再像普通女孩那樣,偏重琴棋書畫,要讓她成為世民的得力內助。”
高秋娘這時想起,觀音婢吵著要和李世民一起練習射箭的事來。
她道:“我忘了告訴夫君,剛才阿婢還鬧著,要向你學習射箭。”
長孫晟沉思了一下,對高秋娘道:“射箭倒不必練,但經史謀略和治國方略卻是要學,不如就讓她和無忌、世民一起讀書。”
高秋娘向長孫晟提議:“常言道,志同道合。如果李家真要謀取天下,我們可否將此事,告知無忌和阿婢?他們也可戮力同心,共謀大事。”
長孫晟沉吟道:“還是等我問過世民,把事情弄清楚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