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一,你最喜歡的妖怪是哪個呀。”

阿九此時這麼問道,這倒是讓祝守一不禁想了一會兒。

畢竟這個問題他以往還真沒想過。

“硬要說的話,應該是黑熊精吧。”祝守一此時也是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提前宣告一下,祝守一這裡說的是裡的黑熊,並非電視劇裡的。黑熊怪的出場是,看到觀音寺著了沖天大火,本欲好心呃來救火,卻無意間看到金池屋內的袈裟,於是一念之差,趁火打劫,偷了寶貝。

孫悟空尋遍寺院裡裡外外也沒找到失物,於是經和尚們告知,來到觀音寺正南二十里的黑風山尋找妖怪。發現芳草坡前有一黑熊怪,有一白衣秀士,有一道士正在說法論道,聽得黑熊說自己昨夜得了件寶貝袈裟,並要以此來慶賀生日,於是悟空大打出手,打死了白衣秀士,原來是條白花蛇怪,另外兩個卻跑了。

之後就是猴熊兩人比鬥,一共打了三局。

第一局為鬥勇。兩人打了半日不分勝負,黑熊藉故進膳,入洞不出,悟空無計可施。第二局為鬥智。悟空截獲一封黑熊邀請金池赴佛衣會的邀請函。於是變作長老模樣打算騙來袈裟,結果被黑熊識破,兩人又打鬥半日不分勝負,黑熊藉故天晚又入洞不出。悟空又無計可施。第三局就是悟空想到此處是觀音寺,於是去請觀音。回來後碰見黑熊三友之一的道士,並將其打死,原來是個蒼狼怪。悟空讓觀音變作此怪,自己變作仙丹,進入黑熊肚子,方才將其降服。

結局是觀音給黑熊帶上禁箍咒,不是緊箍咒,帶他做了守山大神。大致過程就是這樣。

那麼黑熊怪到底是個啥樣的傢伙呢?

他是孫悟空成為唐僧徒弟後遇到的第一個有實力的妖怪。其本事跟悟空不相上下。原著裡悟空明確說了“我也硬不多兒,只戰個手平”。不光武力厲害,智商還很高,鬥智鬥勇悟空都無勝算。所以別被電視劇騙了,以為他一無所長。其實黑熊怪是很優秀的。

首先他的住處就很有仙氣,非一般妖怪可比。裡說“也是個洞天之處”。穿的也很講究。有興趣可以看看原著對黑風山和他裝束的描寫。

他門前還有一副對聯:

靜隱深山無俗慮,

幽居仙洞樂天真。

連悟空都誇“這廝也是個脫垢離塵、知命的怪物”。後來菩薩來了,更是心中暗道:“這孽畜佔了這座山洞,卻是也有些道分。”所以人家是有道行的。

而且他不吃人,也不惦記唐僧,一直在潛心修行。還經常與金池講講經,與秀士道人論論道,乾的都是正兒八經的事。每年還過生日,且稱其為母難日。你見過西遊記哪個妖怪會過生日。所以這絕不平凡。

並且文采還斐然,且看他與金池的邀請函:

侍生熊羆頓首拜,啟上大闡金池老人上丹房:

屢承佳惠,感激淵深。夜觀回祿之難,有失救護,諒仙機必無他害。生偶得佛衣一件,欲作雅會,謹具花酌,奉扳清賞。至期,千乞仙駕過臨一敘。是荷。先二日具。

而且邀請函還是花梨木匣兒裝著。

可見這人應該是個什麼形象?他絕不是不思進取或者作惡多端的普通妖怪。這是一個潛心修煉,且文武雙全,有追求有能力有品味的三好青年。所以觀音收他為正果就好理解了。領導用人無非德才兩大方面,黑熊的才能肯定沒問題,和孫悟空不相上下。至於德嘛,大節還是好的,只是有見財起意的小節之失,但有禁箍咒管著也就無傷大雅了。畢竟天下哪有完人,用人之道本來就是揚其長制其短嘛。

黑熊的成仙之路可謂獨特無二。別人千辛萬苦求不得,他做了回小偷竟成了。於是網上好多人說這一切都是黑熊自己安排的一個局,目的就是得到觀音賞識,進而實現進階之路。也擺出了一些證據,但我總覺得不太能說服人。說的他也太本事了。要這麼說孫悟空的一切是不是也是自己安排的一個局呢?那這樣西遊記還有什麼可說的呢?哪那麼多陰謀論?

其實說到底還是人家實力到了,才會被觀音賞識。像白骨精那樣一身怨氣的,不怨沒人幫他。

但他這條成仙之路畢竟不是常規途徑,所以是可遇不可求的,別人也是很難複製的。借用那句老話,成功靠三分能耐,六分運氣,一分貴人相助,咱簡單說說,黑熊無疑是有能耐的,運氣嘛可能就是他正好碰上取經團隊,這才有了偷袈裟,才有了後邊的所有故事。貴人嘛我認為是金池,正因為和他是朋友,其寺院又是觀音寺,才能接觸到觀音這個大咖。

那麼吳承恩安排這麼一個黑熊怪是要說明什麼呢?猜想一下,不一定對,姑且算是茶餘飯後的一個談資吧。

其實整部書作者是想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西天取經是一個心路磨練的歷程,而在這個歷程中,第一個要消除的,就是貪心。因為萬罪都由貪心而起,貪心就是第一毒心。而黑熊象徵的就是貪心。所以才把他安排為第一個妖怪。

同樣的,金池也象徵貪心。那就有個問題了,同是貪心,為什麼黑熊得了袈裟,而金池沒能得呢?這恐怕就得說到黑熊的兩個好朋友。一個是以道士形象出現的蒼狼,一個是以白衣秀士形象出現的白花蛇。蒼狼象徵的是野心,狼子野心嘛,白花蛇象徵的是毒心,心如蛇蠍嘛。貪心,加上野心和毒心,所向無敵,也就是說黑熊比金池更“黑”啊。

為什麼金池沒能成功,就是因為他少了野心和毒心。雖說他設計燒死唐僧也夠毒的了。但事情敗露,這哥們卻羞憤自殺了。你說既然事情已經這樣了,一計不成,再生一計嘛。

“原來這老和尚尋不見袈裟,又燒了本寺的房屋,正在萬分煩惱焦燥之處,一聞此言,怎敢答應?因尋思無計,進退無方,拽開步,躬著腰,往那牆上著實撞了一頭,可憐只撞得腦破血流魂魄散,咽喉氣斷染紅沙!”

金池的敗亡在於自己太好面子了,不夠狠毒。他本來就是一個好面子的人嘛,要不怎會向唐僧炫耀自己的七八百件袈裟呢。而且還可見這人是夠貪的,不知道從哪蒐羅這麼多袈裟,都是正道來的嗎?不見得。

再看看黑熊怎麼做的?首先對朋友金池趁火打劫這是無疑的,而且手下報告說金池來了。當然其實是悟空變化的,但黑熊開始不知道啊,他卻吩咐道:“管事的,可把佛衣藏了,莫教他看見”。再有悟空頭回挑戰,黑熊就承認袈裟是我拿的,你能怎麼樣。

而且前兩局都是打著打著人家就藉故回洞了,不跟你玩了。本來其目的就是保住袈裟,不是贏取戰鬥勝利。再看他回洞幹嘛呢,“書寫請帖,邀請各山魔王慶會。”看吧,人家根本就沒拿你齊天大聖當回事,仍舊準備自己的生日派對。

袈裟就是死活不給你,你能怎樣?可謂野心到底,狠毒到底。當然最後他也算受到了應有的處罰,悟空進了他肚子疼的他滿地打滾,緊接著觀音給他戴上禁箍咒,念動咒語直到他疼的昏了過去。西遊記裡咒語的威力咱是知道的。

那麼既然黑熊象徵著貪心,這個貪心究竟是誰的呢?我們看跟黑熊鬥爭的是誰呢,孫悟空嘛。所以這一難從某個層面講也可以說成是孫悟空克服自己貪心的過程。原著裡悟空還有個名字是“心猿”。而且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指的也是心,因為斜著的一個月的形狀再加上三個點就是“心”字,據說“方寸”指的本來也是“心”。也就是說孫悟空拜師學藝事實上就是悟空修心的一個過程。說到底人生本來就是個修心的過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