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再次的打臉(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鵬沒有七十二變和金剛不壞,祝守一開玩笑的說一句,被鎮元子拿到後估計就變成炸雞了。
接著要說的第八位是王靈官。
祝守一覺得這個角色若是不看原著的人,會覺得很陌生。
王靈官這個角色被很多人當成不起眼的保安,其實王靈官還有個名稱——太乙雷聲應化天尊。是民間十分推崇的護道教護法神,在明朝人氣很高,享受國家祭祀,被尊奉為護軍之神。
王靈官在西遊記中的主要成就是在孫悟空打得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天王無影無形、打得天庭更無一神可擋後,王靈官竭力匡扶玄聖界,在靈霄殿前和孫悟空展開激戰,和後來趕來的三十六雷將一起拼死抵擋孫悟空,為如來前來降伏孫悟空贏得了時間。
作者用這麼一位在當時民間炙手可熱的大神來保衛靈霄殿,本來是為了突出孫悟空的神勇,怎知王靈官後來在民間的人氣淡了,到了現代更是沒什麼知名度,以至於孫悟空和王靈官一時間沒分出勝負被很多人拿來當成孫悟空的黑點。
那麼問題來了,王靈官和大鵬,一個是道教護法一個是佛教護法,到底誰更強?
從原著看的話是王靈官更強一點,王靈官一個人敢直接去攔截大鬧天宮時的孫悟空,而大鵬面對的孫悟空是取經時的孫悟空,取經時的孫悟空心中明白取經只是一場戲需要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所以只是走走過場出工不出力,即使是這樣,大鵬還是害怕孫悟空十分利害去獅駝嶺認了兩個哥哥才敢面對孫悟空。同樣是護法,差距咋這麼大?
那第九位是蠍子精。蠍子精的情況,就一個標準就夠了。以如來的手指為標準,大鵬被如來一指抽筋,而如來被蠍子蜇的手指疼,可見倒馬毒吃得下如來的一指。但大鵬吃不下,所以大鵬和蠍子打起來會被蠍子打得找不著北。
接著下一位便是牛魔王。
“四海有名稱混世,西方大力號魔王”作為七大聖之首,孫悟空的結義兄長,老牛非常驍勇,貢獻了西天路上最精彩的一仗,牛魔王登場的章節,大部分段落都是在描寫戰鬥。
土地評價牛魔王“那牛王神通不小,法力無邊,正是孫大聖的敵手。”作者說老牛和孫悟空武藝一樣只是沒那麼靈活——“好魔王,他也有七十二變,武藝也與大聖一般,只是身子狼犺些,欠鑽疾,不活達些”。
牛魔王和孫悟空經歷多番大戰,雖然未定輸贏但也力倦神疲。後有豬八戒助力,兄弟二人雖能戰勝老牛卻無法降伏。孫悟空和牛王鬥變化,由於老牛靈活性和速度不如孫悟空,因此在鬥變化過程老牛中略顯下風。牛魔王原身本相千丈長,孫悟空法天象地萬丈高,兩人大打出手驚動過往虛空一切神眾參與圍堵牛魔王,老牛逐漸陷入困獸之鬥,但對孫悟空極深的恨意致使老牛始終不肯屈服。直至西方佛老派金剛四面圍堵牛魔王,後有李靖並哪吒太子率天兵天將來圍剿,牛王終於寡不敵眾力竭被擒。
老牛和孫悟空實力在伯仲之間,在豬八戒和眾多神靈紛紛前來協助孫悟空之後,老牛依然不屈不撓,獨自一人對抗眾多神靈。這份驍勇,這份魄力,自然不是從來沒打過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單挑的大鵬所能企及的。
所以祝守一覺得大鵬真的是在網上被全方位誇大。
首先是大鵬的地位:
有人憑藉大鵬和如來的特殊關係覺得大鵬地位十分尊貴,事實上大鵬這個所謂的佛舅的身份的來歷:
【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汙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大鵬與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親處】
孔雀是仗著如來慈悲免於一死得了個佛母的頭銜,所以大鵬能有什麼排面?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大鵬會淪落到獅駝嶺給菩薩的坐騎當小弟了。
再者是大鵬的實力,祝守一覺得透過上文一系列分析表現可以看得出大鵬的定位並不是以正面戰鬥力見長,而是擅長在背後使陰招。
關於大鵬能捉到孫悟空這點,是建立在青獅白象分別幹翻豬八戒沙和尚,然後三兄弟合力戰孫悟空一人,孫悟空好虎架不住群狼群狼駕雲逃走的基礎上。沒青獅白象和大鵬聯手三英戰呂布,大鵬一個人不能成事。大鵬抓了孫悟空的高光時刻,作者不忘以旁白的方式發出感嘆,嘲笑大鵬智商掉線——用繩子捆孫悟空簡直是送孫悟空脫身:
【噫!這一番倒不是捆住行者,分明是與他送行】。
孫悟空被抓後淡定自若談笑風生且不說,口中也從來沒提過大鵬,只是象徵性地提了一下老魔,而老魔、老怪都是青獅,三魔、三怪才是大鵬,大鵬在孫悟空眼中如同透明人一般。
事實上孫悟空雖然難敵三妖聯手,但一段時間一挑三還是相當遊刃有餘的。
所以結合前文,正是由於青獅白象大鵬3v1把孫悟空打跑大鵬才有機會飛過去把孫悟空捉住,就憑大鵬表現出來的平平無奇的武力乾貨,以及害怕孫悟空然後跑去獅駝嶺的抱團行徑,說孫悟空勝不得大鵬明顯不是事實。
所以,孫悟空勝不得大鵬?並不是,而是孫悟空勝不得三妖聯手。
那麼事已至此,大家也明白了,大鵬其實並不是一個多麼厲害的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