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阿一,照你這麼說,我還是有些不理解。”

此時炳叔明顯還是帶著疑問。

祝守一自然是覺得好笑。

因為他覺得沒喝醉酒的炳叔多少有些像是“槓精”,當然這顯然是玩笑話。

這也說明人炳叔還是好奇多問的。

雖然眼下情況比較焦灼,但是很明顯九叔也還在思量著怎麼“出牌”,那麼趁著這個功夫,祝守一倒是可以解答一番炳叔的問題。

“那麼炳叔你有什麼不理解的呢?”

聽祝守一有興致回答他的問題,炳叔也提出了兩個問題。

“就如你先前所言的話,那麼封神比起名著是差在哪呢?我看有些人好像比較推崇封神?”

聽到這裡祝守一自然是想笑的。

因為祝守一覺得他們即不看西遊記原著也不看封神演義原著,只看洪荒和營銷號地灘文。

原來天王生此子時,他左手掌上有個“哪”字,右手掌上有個“吒”字,故名哪吒。這太子三朝兒就下海淨身闖禍,踏倒水晶宮,捉住蛟龍要抽筋為絛子。天王知道,恐生後患,欲殺之。哪吒奮怒,將刀在手,割肉還母,剔骨還父,還了父精母血,一點靈魂,徑到西方極樂世界告佛。佛正與眾菩薩講經,只聞得幢幡寶蓋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將碧藕為骨,荷葉為衣,念動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運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廣大,後來要殺天王,報那剔骨之仇。天王無奈,告求我佛如來。如來以和為尚,賜他一座玲瓏剔透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那塔上層層有佛,豔豔光明。喚哪吒以佛為父,解釋了冤仇。所以稱為託塔李天王者,此也。

比背景西遊記中哪吒是佛子誰能比他有背景?至於太乙真人?西遊記沒這號人物,如來才是哪吒再生父母/師父,哪吒本就是佛教神。且之前一直都是,也就封神魔改。

擺明了封神演義和西遊記是兩個世界觀,把這兩個串在一起,就好比用斗羅大陸解說鬥破蒼穹,封神演義哪吒和西遊記的哪吒就象卡卡羅特和齊天大聖孫悟空一樣,壓根就是兩個人,他們法寶不一樣,法術不一樣,相貌不一樣,前史、經歷更是完全不一樣但凡有人在百度百科上看過這些的雲讀者也應該知道,但就是一大堆人不知道啊!除了壓根沒看過,哪怕百度過也不會如此,只有壓根沒看過原著只看洪荒營銷號地灘文這一個解釋。

其實祝守一覺得這個很好理解,因為一個人沒辦法從正面解決一些事情的時候,總想著行歪路,走捷徑,找佐證。實則在尋求心裡安慰罷了。只要作者本身沒有直白的在書中或書尾告訴我們成書時有哪些參考文獻,我們在解讀任何一本著作和時都不能隨意更改作者的意願。

我們都知道《西遊記》是一本獨立的,至於它能不能作為文獻去佐證別的事務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它完全不需要靠別的證據來佐證,因為西遊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完整且周密的體系,任何的想試圖從別的文字里找證據來填補你在西遊記裡的空白的行為,我一概理解為你根本就沒讀懂西遊記。

你可以在西遊世界體系裡任意遐想,任意腦洞,但必須能在原著中找到相對應的證據或故事邏輯,這就是文字的魅力。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但祝守一還是那句話,封神並不是一無是處。

封神演義最強的是設定,它做設定做的非常好,但整個故事寫得稀碎

要不是設定做得牛逼,連二流可能都排不上。人物各種缺心眼,相同的橋段一次一次出現。這就好比看三國演義,七擒呂布、七擒蔣幹、七擒曹操、七擒孟獲。然後草船借箭、皮船借箭、木船借箭、革船借箭。然後蔣幹盜書、張遼盜書、劉備盜書、陸遜盜書…………第一次看你覺得哇這個情節好有趣好有創意,第十次看到同樣的橋段,你還會覺得有創意嗎???你跳過劇情不用看都能猜到,肯定過程又是敵人怎麼怎麼強,但肯定有人來救,於是主角團勝利了。

看看西遊記,相同的妖怪出現過嗎?相同的法寶出現過嗎?相同的故事結構橋段出現過嗎??雖然有些怪都是從天上下來的坐騎,有些怪想吃唐僧,另一些怪想嫁給唐僧,但具體到故事的結構、做法、法寶的破法、孫悟空怎樣使詐,全都有差別。你以為孫悟空鑽到敵人肚子裡這招無敵,在錦毛老鼠精這裡就被騙了。你以為變成他們熟悉的人就能輕易得手,在金銀角、紅孩兒那裡竟然就被識破了。更別提西遊記裡瘋狂影射歷史,三武滅佛事件,國丈國師、甚至閹黨把持朝政、佛道鬥法……丟失的夜明珠影射什麼,自古就有許多大家瘋狂解讀。

再別提書中各種至理名言,悟空滿嘴機鋒,坐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之類,不誇張得說,一本西遊記可以從小看到老。

再加上裡面角色塑各不重樣,提起角色名誰都馬上想得起是誰,白骨精、鯉魚精、黑熊精、千眼魔君、犀牛精、九頭元聖、黃風怪……形象鮮活,馬上想起這是什麼劫什麼難,絕不可能說提起龍吉公主、方相方弼、楊任、馬元,想半天才記起,哦對裡面是有這麼一個角色,但他出場幹嘛、拿的什麼法寶、後來什麼下場,想不起來。

所以祝守一覺得,西遊記給列到四大名著,絕對是歷史沉積的結果,沒必要懷疑。

而文學性,說白了就是思想性。

西遊思想性在於寫世情,世情蘊於神魔世界,無論佛界,仙界,妖魔界,和人界都是一樣的,關係/利益的規則適用於一切。

吳承恩雄肆,雄我不理解,肆是放肆,吳承恩這貨調戲完玉帝調戲佛祖,骨子裡就是個無神論者啊,要是真有陰司,這貨鐵定拔舌地獄伺候。

封神呢,是現代網文祖師爺,他開創了法寶,鬥法這個賣點,把這個賣點發揮的淋漓盡致,看封神不是看姜子牙或者楊戩的,看的是鬥法,鬥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