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守一明白,這裡是幻象之下的鬥法,畢竟這般能夠表現出來的武鬥場景,在現實裡應該是見不到的。

但讓祝守一困惑的,是這趙雲馬超的神魂去戰呂布,也真的就是打了個平手。

不得不說,這一連串的“人戰”接連打平是讓祝守一覺得很難吃透紅須道人。

而且祝守一聽了阿九的提醒,知道九叔是隔空鬥法,所以是持續不了多久的。

但紅須道人也明顯知道自己不能久戰,畢竟紅須道人的鬥法是遮天蔽日,也撐不了多久。於是乎,雙方又是陷入了相持不下的階段。

而紅須道人再次主動求變,這一次他念念有詞,而後祝守一第一眼看見這個神魂倒是和呂布有點相像。

但明顯不是呂布……而是宇文cheng都。

祝守一卻是笑著搖頭:“這次居然是比隋唐了嗎?”

“宇文cheng都?那阿一,我們是派裴元慶上嗎?”

“不,我們直接上李元霸就贏了呀!”祝守一立馬補充道

首先,祝守一得說明一點,歷史上沒有宇文cheng都的,當然也沒有李元霸。宇文cheng都是古典《說唐全傳》以及評書《興唐傳》、《瓦崗英雄》還有電視劇《隋唐英雄傳》中的虛構人物,在真實歷史上並不存在。

宇文cheng都,清代《說唐》中人物,宇文化及之子。被隋煬帝封為天保大將軍之職。兵器鳳翅鎦金钂,被稱為隋唐第二條好漢。曾在晉陽與李淵之子李元霸比武,輸給李元霸。與瓦崗寨英雄為敵,幫助其父奪取隋朝天下,在揚州被李元霸所殺。

而祝守一很喜歡的黃易,其《大唐雙龍傳》中,宇文cheng都被設定為宇文化及的堂兄弟,宇文閥閥主宇文傷之子,宇文閥四大高手之一。因擊殺寇徐二人愛馬導致雙方結怨,在梁都攻防戰中由寇仲斬殺。

而歷史上,宇文化及有二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

宇文化及和他弟弟宇文智及是兩個能力和人品都非常低下的人,卻因為歷史程序的巧合莫名其妙地成了隋煬帝終結者,還鬧出了一個超級短命的小朝廷出來。

這人能鬧出這麼轟動的一件事出來,除了“運氣”兩字之外,也實在找不出更好的解釋。

等到出現時,再用運氣解釋就不精彩了,所以編造出了一個天下第二,還非常愚忠的宇文cheng都出來,作為宇文化及成為一代梟雄,殺楊廣稱帝的軍力資本。

但是宇文cheng都作為一個老二,其在一部演義中存在的意義,就是被天下第一的李元霸秒殺。

不過對於此時炳叔說起派裴元慶這點,祝守一還是覺得得派李元霸才能贏宇文cheng都。

李元霸出世之前,宇文cheng都是天下第一。橫勇無敵大將軍,這個名號可不是吹出來的,是他一刀一槍打出來的,可以說是名至實歸。

反觀裴元慶,出世之後並沒有什麼太出彩的表現,贏新文禮之流不算什麼。跟李元霸對三錘那是純粹站定了打,比力氣。

三傑勝二傑是因為有很多客觀原因。

首先李元霸跟宇文cheng都晉陽宮較力舉金虯的時候,宇文cheng都已經用力過猛受了內傷,落下了病根。

其次宇文cheng都先跟雄闊海伍雲召伍天錫車輪戰了一天,這三位可是排名四五六的,僅次於裴元慶而已。所以cheng都可謂強弩之末,而裴元慶當時是生力軍。

最後當時十八國聯軍是截殺,士氣正旺。而大隋朝已經搖搖欲墜,士氣低落到低谷。在這種情況下,宇文cheng都能跟裴元慶糾纏一陣才敗,已然是很了不起的水平了。

就兩人的真實水平來說,裴三的上限也就是跟宇文cheng都平手,加上cheng都的戰功赫赫,排在第二並無不妥。

其實這種排名意義不大,不過本著“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原則,還是來說一下裴元慶和宇文cheng都這倆人吧。

祝守一其實覺得隋唐的排名比較混亂,十三條好漢四猛四絕八大錘,其實是不同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