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相:孫悟空<牛魔王,老牛的本相是西遊記妖怪裡最龐大的,“牛王嘻嘻的笑了一笑,現出原身,一隻大白牛,頭如峻嶺,眼若閃光,兩隻角似兩座鐵塔,牙排利刃。連頭至尾,有千餘丈長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猴子現出本相後得再用法天象地方能與之抗衡,“行者也就現了原身,抽出金箍棒來,把腰一躬,喝聲叫:“長!”長得身高萬丈,頭如泰山,眼如日月,口似血池,牙似門扇,手執一條鐵棒,著頭就打。那牛王硬著頭,使角來觸。這一場,真個是撼嶺搖山,驚天動地!”

魔防:孫悟空>牛魔王,同樣是面對照妖鏡,老牛被照後,“才要變化脫身,又被托塔天王將照妖鏡照住本象,騰那不動,無計逃生”。猴子被照到後,絲毫不受影響。

所以祝守一覺得孫悟空和牛魔王肯定是能夠打得不相伯仲的。

但是他可沒想到這九叔是直接指派了他……

陳楚此時看在眼裡,那自然是一驚:“阿九姑娘,這沒問題嗎?讓阿一和這理查德對上。”

“放心,這個世界說白了始終不是現實。而既然是上身以後的神打對決,那自然是不能用現實的情況套入的。”

聽到阿九的解釋,陳楚這才鬆了口氣。

而果不其然,祝守一這個時候化身的孫悟空一棍一棒間是和牛魔王打得不可開交。

更重要的,牛魔王剛剛和呂洞賓打完,顯然體力有限。但孫悟空說白了,最厲害的就是體力。

畢竟是能大鬧天宮的存在。

說起來其實很多人會覺得孫悟空大鬧天宮有水分,如若是如此,祝守一覺得這個人多半是營銷號看多了,沒有看原著。

很多人說,大鬧天宮重點一個“鬧”,並不是大戰天宮,而是大敗天宮。

祝守一覺得荒唐,而這條最早是出自吳閒雲,屬於他信口胡謅的,吳閒雲原話:“作者用一個“鬧”字,是非常貼切的,鬧,就是搞破壞,搞搗亂。幹這些事,不一定要有多大本事,要的是不怕死的勇氣!”

進而滋生了一大批跟風者,言之鑿鑿大鬧天宮重點一個“鬧”字,就是搗亂和折騰,並不是大戰天宮、大敗天宮。近兩年或多或少也漸漸又開始看到這個論調。

要知道黃獅精被打的逃命,一洞妖怪被滅光,老巢被燒,這一章的標題就叫《金木土“鬧”豹頭山》:

【他們在豹頭山戰鬥多時,那妖精抵敵不住,向沙僧前喊一聲:“看鏟!”沙僧讓個身法躲過,妖精得空而走,向東南巽宮上,乘風飛去。】

【三人徑至洞口,把那百十個若大若小的妖精,盡皆打死,原來都是些虎狼彪豹,馬鹿山羊。】

【沙僧就取出乾柴放起火來,八戒使兩個耳朵扇風,把一個巢穴霎時燒得乾淨】

【那妖精聞言,止不住淚如泉湧,雙腳齊跌,喊聲振天,恨道:“那禿廝!十分作惡!怎麼幹出這般毒事,把我洞府燒盡,美人燒死,家當老小一空!氣殺我也,氣殺我也!”】

所以【金木土鬧豹頭山】是不是也是小打小鬧?

西遊記中的【大鬧】還有:

大鬧金皘洞,金皘洞的妖怪被滅了一大半,青牛本人也差點被燒死,仗著圈子防身逃過一劫

大鬧比丘城:其結果是白鹿苦戰不敵,化寒光逃走,眾文武魂飛魄散,嬪妃繡女驚恐萬分,比丘國王戰戰兢兢亂藏身,天昏地暗城中人盡失色。

大鬧森羅:孫悟空嚇癱整個地府,眾鬼卒東奔西跑東躲XZ,十殿閻王戰戰兢兢,對孫悟空的命令不敢有半點違背,孫悟空強銷死籍,一路棒打出幽冥界無人敢近。

而除了西遊記外,要知道水滸裡也有大鬧五臺山,大鬧飛雲浦,熟讀水滸傳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兩個事件的情形,總不會魯智深和武松也沒鬧出什麼大動靜,威脅到五臺山的和尚們和飛雲浦的殺手們吧。

哪怕是《封神演義》中也稱商周之戰被稱為【周兵鬧孟津】,周兵【鬧】孟津的結果導致商朝滅亡。所以,大鬧天宮用一個“鬧”字是非常貼切的,只不過這裡的“鬧”,並非吳閒雲及其跟風者口中的搗亂、胡鬧,而是對著天庭大打出手了一番。

原著大鬧天宮還有一個別稱叫做大亂天宮

那便是: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風幌一幌,碗來粗細,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卻又大亂天宮,打得那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天王無影無形。

所以可以說用鬧來說事,基本就是沒有看過原著。光看一個“鬧”就說人家是小打小鬧,可笑至極。

而此時祝守一分明是一下子把那理查德給打退。但彼此間依舊不分伯仲。

而就在這時九叔一個揮手,竟是又指派了兩人。

那紅須道人明顯氣急敗壞:“以多打少?!”

“打個邪道,還不能以多打少?”九叔此時也是滑稽了一回,此時便是笑道。

而此時動身的還有陳楚和阿九,二人也是被請神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