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還可以妥善解決“片帆不得下海”與“開啟大航海時代”兩大國策的衝突。

這樣,不牽扯到權兒你推翻朕制定的國策的不孝的問題,也不牽扯朕鼠目寸光的問題。

而且,對朕妥善處理老四奉旨造反、允炆和藍玉造反的事情,有促進意義!

試問,如果蛋糕足夠大,利益足夠分配,甚至還有多餘。

那幹嘛要打生打死啊?

完全沒必要的好吧?

你坐鎮大明朝,標兒去歐洲,爽和剛可以考慮去你說的美洲,還有幾塊漂浮在蔚藍色海水上的陸地,足夠朕二十幾個兒子分了吧?

甚至,只要切蛋糕技術過關,朕的女兒和駙馬們,應該也是能分到兩口的吧?

只要能讓你們兄弟姐妹在全球各地當皇帝,那朕“皇帝之父”的名聲,不就徹底落實了嘛?

完美!

當然了,老朱沒有徹底得意忘形。

他現在,更需要小心。

千萬要說服文武百官,千萬別被權兒發現朕最大的秘密——能偷聽他心聲啊!

老朱一想到這,就繃緊了心中那根弦,繼續開口。

“如果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真的如朕夢境中所見的這樣。”

“如果朕的兒子們,可以在廣闊的這顆巨大蔚藍星球上,遠隔重洋,相安無事。”

“那燕王朱棣,還是否有奉旨造反的意義?”

“那朕的皇長孫,與涼國公藍玉,還是否有造反的必要?”

“而朕,之所以願意隨時退位,讓權兒登基稱帝。”

“也因為朕覺得:到那時候,大明朝還有橫亡的可能性嘛?”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算天有二日,國有二君又如何?”

“只要天上的兩個太陽,柔和的俯照萬物。”

“只要國祚上的兩位君主,能夠相安無事的垂拱而治。”

“那樣的一個世界,不正是你們儒家所追求的嘛?”

老朱的這番話,其實是有些語言模糊的。

他並沒有正面回應如何解決“天無二日,國無二君”的問題。

他其實是在描述一個無人幻想過的世界。

當那個世界和眼前的世界,已經截然不同了。

那現有的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是否還依然適用?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天無二日,國無二君”這樣的問題,就不存在了好吧?

既然不存在,何必再談?

這其實就是個耍無賴的法子。

老朱在用更龐大宏偉的世界觀,降維打擊文武百官。

你們不是目光狹窄,就知道坐井觀天嘛?

那朕幫你們開闊視野。

朕幫你們睜眼看世界。。。

當你們發現朕的夢境不是虛假的荒誕,當你們發現朕的夢境才是更真實的世界。

你們對朕的崇拜之情會上升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

老朱想想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