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探口氣,揮揮手示意蔣瓛起來。

接著老朱又將目光投向道衍和尚。

朱元璋並未忘記,剛才他們在討論如何征伐外邦而用華夏文明化解異域仇恨的問題。

因為朕一番慷慨陳詞,權兒被刺激得心中狂想,進而牽扯到大航海時代,以及閉關鎖國的清韃子。

那現在,朕還要再續前言,儘量遷移權兒他們的注意力,不至於讓朕剛才的表現被盯上。

“師弟,朕剛才的說法,你可還贊成?”

“啊……”

道衍和尚很傻眼,剛才不是還在看蔣瓛即將被殺嘛?這怎麼那麼快又問到自己頭上了啊!

可面對朱元璋威嚴的目光,他也不敢怠慢。

“回陛下,您說的道理是對的。”

“但時間太長了,變數太多,非一兩袋國軍不可成此萬世之功。”

“一旦中間有哪一位國軍改弦易轍,那一切都將腹水東流,竹籃打水一場空啊陛下!”

談起國家大事,道衍和尚還是很認真的。

他的言辭懇切,也無故意抬槓之嫌疑。

朱元璋較為滿意,微微頷首。

“你說的不是沒有道理,但朕覺得,這不是這個說法最大的問題。”

“啊……”

道衍和尚有些傻眼,接著就有些遊移。

瞧這意思,皇上心中早就覺得這法子不可行啊!

“不錯,朕剛才說的雖然在理論層面很有意義,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個致命的問題。”

朱元璋不等道衍和尚思考,就自顧自背手踱步,捏著下巴,一邊低頭沉思,一邊緩慢言語。

“比如說北元,我們深入大漠,將所有北元貴族剿滅或俘虜,接下來呢?”

“失去了北元貴族的草原人,我們該如何管理他們?”

“是內遷到長城以南,給他們肥沃的草場,繼續讓他們放牧?”

“還是就地建城,讓他們學我漢人習性,建立村鎮城州?”

“弱勢後者,如何保證我大明朝廷對遠隔千里的漠北城邦的統治力?”

“若是前者,這仗還有必要打嘛?”

不著痕跡的,朱元璋將他最想解決的“通訊問題”涵蓋在了統治問題內。

權兒,你總是要對朕的這個問題,有一番心理波動的吧?

朱元璋不著痕跡地掃了搖籃裡的朱權一眼,見他還在吃果果,似乎沒聽到他們的交談聲。

但老朱知道,這小子表面穩如老狗,內心活躍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