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知道你不懂。”

“所以早早地準備好了答案。”

“比如這科舉,你就要牢牢地握在手中,使進入官場的文人士子成為你的天子門生。”

“再比如藩王、爵爺們的封地,每一釐一毫,都要經你批覆才能給他們。”

“還有戶部和內庫的錢糧……”

談起這個,老朱可謂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他說的起勁兒,朱權聽的昏昏欲睡。

【說的這都啥跟啥啊?】

【那麼多事兒得緊緊握在手裡,怪不得你七十歲出頭就死了。】

【勞模皇帝不是榮譽,那是你累死自己的大坑啊!】

【勞資才不要學你,勞資就要垂拱而治。】

正在長篇大論的老朱,忽然卡咳、啞火。

目光不善掃來,朱權忍不住打個哆嗦,急忙拍馬屁。

“父皇說的鞭辟入裡,兒臣當以父皇之言為金科玉律,一定照辦。”

朱權嘴上誠惶誠恐,裝作如獲至寶的樣子。

可他在心底裡,卻把老朱罵了個狗血淋頭。

【看,看你麻痺啊看?】

【自己說的是狗屎,還不讓人罵嘛?】

【就你這些老掉牙的論調,秦皇漢武都玩兒爛的好吧?】

【要真按照你說的做,勞資皇位也得給人搶走。】

【不被搶走也得被累死,勞資不想做短命皇帝啊!】

面對朱權的吐槽,朱元璋保持了應有的冷靜。

“權兒,你是否覺得朕說的這些,太過繁多,一一做了太累?”

老朱一臉嚴肅,緊走幾步來到搖籃旁,眼一眨不眨盯著朱權的瞳孔看。

看上去,他是想透過朱權的眼神、表情,洞察他的內心。

實際上,朱元璋只是想透過這種壓迫感,讓權兒說點有用的,在心底裡。

朱權這次沒先嘀咕,先急著在嘴上做出回饋。

“父皇,兒臣不覺得做這些很累。”

“兒臣覺得做這些遠遠不夠。”

“除此之外,一位稱職的皇帝,還應該遍走天下,查閱山川地理,體恤風土人情。”

如果只看朱權那一本正經、義正辭嚴的表現,老朱真想暗暗點頭。

可惜,聽完朱權嘴上說的,還要聽他心中嘀咕的。

【還算勞資機智,這樣說,你老朱總沒意見了吧?】